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面對COVID-19,運用多元資訊化改善醫療工作人員健康監測成效

其他

口頭

面對COVID-19,運用多元資訊化改善醫療工作人員健康監測成效

Facing COVID-19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edical staff's health monitoring by using multi-informatization

前言面對全球COVID-19疫情嚴峻至今快2年,台灣發生數起醫院及機構群聚感染事件,確診者亦為醫療工作人員,故醫院應有完整監測機制,針對在職員工含:外包、學生等,應落實每日健康監測與管理甚為重要,某醫院為3,666床醫學中心員工約12,000多人,運用多元資訊滾動式修訂政策,即時掌握每日員工健康監測結果,並提供適當諮商服務與關懷介入,以避免遭受COVID-19感染或造成院內傳播,希望藉由本院經驗分享同僚醫院學習。
方法本院運用系統管理模式於工作人員健康管理,建構多元化系統: 一.結構面:1.制定工作人員健康管理監測機制:資訊多元管道:在職員工於家中或上班測量體溫,可由HIS或行動長庚APP即時線上登錄;外包人員及學生:由行動長庚APP非受雇系統線上登錄2.制定部門人員監測職責分工:員工上班1小時內及每周一Tocc健康監測輸入,單位主管異常管理及通報感管3.制定工作人員健康管理監測標準及方式:滾動式增訂COVID-19症狀,每日12:00未輸入及健康監測異常,mail主動通知主管關心員工健康二.過程面:定期查核健康管理監測正確性、執行率較低單位至應變會議報告改善缺失、外包人員及學生共16單位至應變會議報告執行成果。三.結果面: 健康管理監測正確性、健康管理監測完成率及監測異常追蹤達完整性
討論經感管定期外部查核員工健康管理監測正確性,發現外包清潔人員以紙本登錄,因應COVID-19症狀增加,健康監測項目未即時增訂不完整,無法即時掌握異常及追蹤且紙本保存不易管理,經檢討改善比照在職建構多元資訊化:非受雇人員健康監測,改善後健康管理監測正確性100%、健康管理監測完成率90%、生理監測異常追蹤達完整性達100%。
結論因應COVID-19疫情及新的變種病毒(Omicron)威脅,員工健康管理醫院保全最為重要,本院依疫情滾動式修訂健康管理監測系統,在職、外包及學生監測系統一致,異常及未輸入主動通知員工及主管,感管可即時掌握12,000多名員工健康情形介入並關懷,以確保員工安全避免發生感染事件。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