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北部某地區醫院血液透析室COVID-19防疫作為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防護措施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北部某地區醫院血液透析室COVID-19防疫作為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on COVID-19 prevention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in a Northern District Hospital.
投稿摘要: 前言 2021年5月突如其來的萬華茶藝館及獅子會群聚案使台灣進入社區COVID-19大流行,每日染疫人數不斷攀升,本院位於COVID-19風暴核心的萬華區,陸續接獲血液透析病人於社區確診。因血液透析病人需長期接受透析治療且進出醫院頻繁,若感染新興傳染病而未適當採取保護措施,易爆發群聚感染,因此如何在重災區防堵血液透析病人造成院內感染是一項重要任務。 方法 1.人員管理:工作人員排班分艙分流,將透析室分九大區域,固定照護區域,不得跨區,用餐採分區隔板使用。透析病人為固定出入醫院病人,設計透析專用識別證,入院不執行排隊讀卡,僅通過醫院入口紅外線體溫監測儀即可,減少曝觸風險。透析室採單一出入口門禁管制,進入前皆需量測體溫,若有疑似COVID-19症狀,不得進入透析空間。每位病人透析前一律再次詢問記錄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陪伴者與同住皆造冊追蹤。 2.人員教育:提升工作人員及病人防疫防護認知、落實體溫監測與手部衛生、安排教育訓練,利用透析室電視推播最新防疫資訊。單位公佈欄及群組設置專區,隨時更新公告最新應變措施,製作新冠肺炎懶人包加深人員對疫情瞭解與防範。 3.環境控制:班與班間透析機與床及周邊設備(床欄、壓脈帶、電視遙控器),執行漂白水清潔與消毒,工作人員穿戴完整的個人防護裝備,包括口罩、護目鏡(或面罩),隔離衣,每進出一次透析區都必須執行洗手五時機。針對病人接觸區域、工作人員常使用之門把和電話加強環境清潔消毒。透析治療空間全面禁止脫口罩飲食。 4.防疫物資庫備管理:專人每天盤點並登錄單位防疫物資使用及庫備量。 5.單人透析空間增設獨立空調、移動式HEPA、電話,重新規劃並教育確診或疑似病人照護處理流程,包含動線、環境清消、防護裝備。 6.收治確診或疑似透析病人時,安排小夜班透析,並清空所有透析病人,關閉中央空調,1次僅安排1位病人透析與2位工作人員上班固定照護。透析時間減次減時,降低醫療人員曝露在感染性的環境。 討論 血液透析病人為易受感染群體,若病人感染後傳播速度相當快,尤其在COVID-19肺炎病毒這種高傳染性的疾病之下,更容易造成血液透析室的群聚感染。在此疫情艱困時期醫療人員需發揮團隊精神,互相溝通協助,與病人間互助合作,做好自我防護措施,才是防疫成功的重要關鍵。 結論 本透析室配合政府滾動性修訂相關政策與措施,藉由全體同仁齊心合力共同抗疫下,使透析病人能安心到院及獲得完善透析照護,最終達無院內感染發生,成功守護醫療環境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