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COVID-19防疫措施對精神科病房院內常見感染之影響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COVID-19防疫措施對精神科病房院內常見感染之影響
投稿標題(英): The Impact of Prevention Strategies to Common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COVID-19 Pandemic
投稿摘要: [前言] 精神科病房之照護型態與人口密集機構相似,多為共用浴廁、集體用餐、病人間密切接觸且由少數工作人員照護多數病人,難以進行分艙分流,因此傳染性疾病容易快速傳播且擴展成群聚感染,一旦於精神專科醫院出現COVID-19群聚感染,將面臨眾多精神科病人的隔離、轉院照護困境,因此制訂並執行防疫措施是預防群聚事件發生的重要事項。 [方法] 本院為精神專科醫院,住院病人共495床(近四年平均佔床率97.45%),其中7個急性病房(含精神科加護病房)共177床、6個慢性病房共318床,同院區內另有日間留院200床與精神護理之家50床,COVID-19疫情前之照護模式多為團體治療、開放住院病人外出或外宿(社區適應治療)、跨病房團體職能治療、洗車及商店販售之對外工作訓練,因此除面臨院內感染跨病房擴散風險,亦有社區感染帶入院內之傳播風險。為降低COVID-19感染風險,依精神科醫療照護形態及衛生機關指引,於病房管理主要訂有下列措施: (1)新入院病人與陪病者PCR檢驗及隔離檢疫6天。(2)暫停病人非必要之外出或外宿,若有外出或外宿,返院後隔離觀察。(3)病人離開所屬病房需全程配戴口罩。(4)探病採預約制且有獨立空間,同一空間內限一組訪客,使用後立即清消;另配合衛生機關指示暫停或開放實地探病。(5)住院病人與門診病人採分時、分區進行物理治療。(6)暫停跨病房團體職能治療、工作訓練、工作坊對外營業。(7)職能治療師進行人力分組,不跨組作業。(8)暫停志工進入院區服務。 [結果] 本院於2020.1.1~2021.10.31間,病人及員工無COVID-19感染事件,病房通報之呼吸道或腸胃道症狀個案數與往年同期相比呈明顯下降:平均每月通報人次為2018年42人次、2019年57人次、2020年28人次、2021年(1~10月)21人次;與2018~2019年相比,2020年、2021年1~10月,平均每月通報人次分別下降42.52%與58.01%。 [結論] 病房管理之防疫措施除減少COVID-19感染風險,亦有效降低呼吸道與腸胃道感染情況,因此除了手部衛生與口罩佩戴外,減少跨病房交流及社區暴露亦是精神科感染管制重點,但面臨醫療人力受限及精神科病人之人際互動情感交流、社交技巧訓練之需求,還需進一步探究研擬如何達成感染管制、醫院營運與病人精神復健需求之平衝。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