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地區醫院血液透析水質異常之改善
投稿分類 微生物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地區醫院血液透析水質異常之改善
投稿標題(英): Improve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hemodialysis water quality in a certain area hospitals
投稿摘要: 前言 某地區醫院營運前,為確保血液透析病人之用水品質,進行血液逆滲透水質監測,監測結果菌落數符合率達40%,透析用逆滲透(Reverse Osmosis,RO)純水必須無菌、無熱原且無化學物質,故針對血液透析用水施行微生物監測係提供評估現行消毒頻率和流程的執行成效。為避免水質異常導致醫療照護感染之風險,故召開跨團隊檢討會議,共同擬定改善方案。 方法 血液透析水質生菌數採檢點為;逆滲透水系統RO膜管後端RO水進入儲水槽前、逆滲透水系統RO儲水槽、超過濾後RO水、經UV燈及精密過濾器回入RO儲水槽前、現場RO出水口:包含透析中心及加護病房之透析用RO出水口,水質採檢步驟,為了解血液透析水質菌落數高於標準之原因進行改善專案,本院成立專案小組,成員由感染科醫師、感管護師、感管醫檢師、透析組長、工務專員組成,針對透析用逆滲透(Reverse Osmosis,RO)純水菌落數檢驗結果大於50CFU/ml,改善方法如下: 1.增加管路消毒的頻率:次氯酸鈉500ppm消毒的頻率由常規每個月一次,增加為每週二次,直到消毒前後採驗菌落數檢驗結果均符合標準(<50CFU/ml),逐步調整為每週一次→二週一次→三週一次。 2.另外增加膜管過醋酸消毒停留時間由30分鐘1個循環,增加為兩個循環。 3.也藉由不同的採樣時間,來評估消毒的成效及維持的時間,檢驗頻率配合消毒頻率,增加消毒後每日採驗,檢驗結果由原本僅呈現>100CFU/ml,改為數據化來作為消毒頻率和流程的成效評估。 4.修訂「透析用逆滲透水消毒與採檢作業要點」並新增透析用逆滲透水系統監測頻率。 結果與討論 經由增加管路消毒頻率及過醋酸消毒靜置時間,及修正檢驗結果呈現,具體改善透析用逆滲透(Reverse Osmosis,RO)純水水質,持續監測採檢結果菌落數合格率100%。 結論 本案最終目的為提升透析用逆滲透水處理系統菌落數合格率,以提昇病人血液透析醫療品質並確保病人安全,獲知異常發生時即刻介入調查,研判係因儲水槽容量為60床血液透析床之配置,但開院之初透析中心病人收治量尚在發展中,導致透析用逆滲透水系統製水量遠遠大於現場使用量,儲水槽水靜止時間過長,細菌滋生汙染水質,將此次經驗列入透析用逆滲透水系統管理重點,新增規範新建置透析用逆滲透水處理系統需每週檢測一次直到合格為止。針對改善逆滲透水質菌落數異常之問題,透過團隊討論共同擬訂具體可行方案並落實執行後,逆滲透水質菌落數終於明顯改善降至<50 CFU/ml,符合AAMI的標準,大大提昇血液透析品質的同時亦使病人之安全獲得保障。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