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COVID-19強勢來襲!探討疫情下的隱憂

感控監測

壁報

COVID-19強勢來襲!探討疫情下的隱憂

COVID-19 is coming! Discuss the hidden worries under the epidemic

前言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造成國人恐慌,引發國際高度的關注,我國疾病管制署在疫情還未爆發前,超前部屬,藉由大眾媒體不斷宣導手部衛生、咳嗽禮節、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避免群聚感染的發生,防疫成效良好,在2021年5月國內疫情爆發前,確診個案多為境外移入,少有本土案例。但本院在統計法定傳染病年度報表時卻意外發現疫情期間淋病感染通報數大幅上升,故反思,在我們關注疫情發展的同時,是否有其他傳染性疾病的問題被忽略了,值得一窺究竟。
方法
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是否有其他法定傳染病崛起而未被發現,故回溯過去五年(2017年-2021年11月)法定傳染病通報資料,並做進一步統計分析。
結果
本研究共分析1618筆通報法定傳染病陽性報告資料,結果發現僅有淋病陽性個案數有顯著上升,統計2020年至2021年11月止,淋病陽性通報個案數每年平均為59例,相較2017至2019年,每年平均通報數21例,上升181%,相當驚人,其平均年齡為28.5歲(Range:16-70歲),男性居多,男女比為9:1,確診淋病後有45%個案未進行HIV篩檢,其中有6成個案未再回診;進一步檢視2020年至2021年11月止HIV/AIDS及Syphilis通報個案數與2017至2019年相較無明顯差異。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淋病個案較往年上升,但流感併發重症個案由2017至2019年,每年平均通報數22例,在疫情期間(2020年-2021年11月)下降至9例,且2021年截至11月止,僅有1例流感併發重症陽性個案;腸病毒重症個案在2020年至2021年11月更是零個案,也算是防疫政策下的附加價值。
結論
對於淋病竄升可能的原因並不明確,推測可能與疫情期間國人因遵守防疫政策而減少外出,或許增加了性生活的頻率,且感染個案以年輕族群居多,屬於性生活活躍族群,加上可能未遵守安全性行為,進而導致感染;但因淋病相較於其他性傳染病的潛伏期短,僅2到7天,故淋病增幅也可能相對快速,意味著國人不安全性行為的比例增加。比對疾病管制署2017年至2021年47週淋病統計的資料,與本研究的發現結果豪無二致。就感染管制立場,雖防疫優先,但也應預防其他傳染病的發生,無論是HIV或Syphilis的潛伏期都較淋病來的長,且初期發病症狀不易診斷,亦無個管師針對淋病個案進行管理追蹤,難保在疫情結束後,其他性傳染病不會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實為疫情下的隱憂,故除宣導安全性行為外,應加強通報並主動篩檢愛滋或梅毒等性傳染病,以防止其他性傳染病的發生甚至爆發群聚感染。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