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奈米技術防疫護膜應用於電梯環境之經驗分享

防護措施

壁報

某醫學中心奈米技術防疫護膜應用於電梯環境之經驗分享

Experience sharing of nano antibacterial pads applied to elevator environment in a medical center

前言:
醫院是高風險感染環境,汙染的環境表面是感染病原體傳播的媒介之一,電梯按鍵上隱藏著看不見的危機,因此電梯的表面清潔不可輕忽。近年來研發抗菌材質應用於醫院環境,一直是可探討的議題。本研究將奈米技術防疫護膜實際運用於台灣某醫學中心電梯按鍵區,觀察抑制微生物之成效。奈米技術防疫護膜由結合奈米技術、觸媒科技以及四級銨類物質(3-(trimethoxysilyl)-propyloctadecyl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可延長醫院電梯按鍵清潔每2小時清消的規定。
方法:
本實驗研究期間為 2020/10/1~2020/12/31,選定無搭乘時間管制且人群易接近使用相鄰之2台電梯,分別用普通防護膜與奈米技術防疫護膜覆蓋按鍵區。普通防護膜以抹布浸泡500 ppm 次氯酸鈉溶液後擰乾,執行擦拭消毒。奈米技術防疫護膜以固定配方之奈米技術清潔液均勻噴灑後,以乾抹布擦拭清潔。普通防護膜的清消頻率配合醫院政策每2小時消毒;奈米技術防疫護膜的清潔頻率3次/日。兩電梯同時於前日末次清消隔夜上午採樣,中午和下午人潮時段亦同時於清消後1小時採樣。電梯按鍵指定採樣區塊分成左右半邊。以沾有無菌生理食鹽水的棉棒連續Z字型擦拭固定面積的採檢表面,採檢後的棉棒放入2 mL生理食鹽水中,取1 mL均勻塗抹至TSA (Tryptic Soy Agar),置於35℃恆溫培養箱培養40-48小時後計算所有的菌落數。
討論:
實驗證明奈米技術防疫護膜應用於電梯按鍵區,當電梯使用人潮半尖峰或離峰的情況下,至少能維持例行性清消頻率為3小時1次。然而因本產品的抑制機制為物理性殺菌,當過多髒污、油脂與灰塵覆蓋奈米抗菌墊時,會降低抑菌效能,環衛人員仍須按時進行電梯表面清潔工作。特別是隔夜上午之電梯,本研究顯示隔夜未清消的表面在潔淨指標內(< 2.5 CFU/cm^2)的機率將大幅降低,而汙染(> 5.0 CFU/cm^2)的機率提升至將近50%,因此早上(7~9點)電梯的清潔是必要的。本實驗的結果仍有些限制,早上10:30人流最多,此時為擦拭後2小時採檢,採檢菌量也會相對增加;12:30及16:30為擦拭後1小時採檢,14:30為擦拭3小時採檢,這3個時段人流較小,因此有人流多寡的干擾因素存在,使用表面抗微生物產品仍需考慮各場所之條件情況。
結論:
本研究證明奈米技術防疫護膜應用在醫院電梯按鍵上可維持表面潔淨,此作法將有助於改善環衛人員的清消效率,彈性調整人力與時間,使其加強清潔重要的區域,進而提升環境品質,預防感染風險。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