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地區醫院牙科部門器械洗滌及滅菌區整合之改善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地區醫院牙科部門器械洗滌及滅菌區整合之改善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ental instruments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mode in a District hospital
投稿摘要: 前 言: 某地區醫院自2003年牙科門診成立,診別分為五科(一般牙科/牙周病科/口腔外科/兒童牙科與矯正牙科),設有64張治療椅提供診療。為提供便利性服務,於1樓及B1樓牙科診區設置四區器械消毒滅菌區,各區固定專人1人負責清洗、配盤及滅菌作業。僅部分器械由中央供應中心統一消毒滅菌,如初診檢查包、初診治療包及植牙機軟管。因應消毒滅菌品質提升及醫院評鑑2.7.2及感染管制查核2.2規範:明訂醫院之衛材與器械未集中於供應室消毒、滅菌者,應依供應室之作業指引及流程辦理之。故由感染管制召開跨團隊整合檢討器械回歸中央供應中心可行性,以確保器械滅菌品質及提升病人安全。 方 法: 經團隊評估中央供應中心空間已無法承接牙科回歸器械,與牙科檢討四區整合消毒滅菌區為一區,並依本院「供應中心感染管制作業準則」、「2017 APSIC 亞太感染管制學會供應中心醫療器材清潔消毒滅菌作業」及「供應中心設計與感染管制規範建議」,重新設計規劃牙科供應中心。 討 論: 改善前:牙科供應中心感染管制查核符合率86.3%,缺失:1.硬體:去污區及配盤區無自動門,配盤與滅菌區同一區;去污區僅一個器械清洗水槽採用自來水;去污區及配盤區無濕洗手設備。2.空調:去污區無負壓、配盤區及滅菌區均無未執行空氣換氣檢測。3.人力配置:四區牙科器械清洗滅菌過程,均為同一位工作人員負責器械洗滌、配盤、滅菌作業。 牙科供應中心整建依潔污分流及單一動線原則設計規劃,改善後感染管制查核符合率達100%,改善事項:1.硬體:去污區、配盤區及滅菌區為獨立隔間,出入口設置自動門;去污區入口處增設獨立緩衝區並設有濕洗手設備,供工作人員洗手及穿脫防護裝備;去污區增設濕洗手設備、前清洗水槽、浸泡酵素水槽、後沖洗水槽(RO水)。配盤與滅菌區之共通走道增設洗手濕洗手設備;2.空調:去污區整建為負壓並有壓力錶便於每日監測,去污區、配盤區及滅菌區之空氣換氣檢測列為每年定期委外檢測校正項目。3.人力配置:去污、配盤及滅菌區,各區固定專人負責。經由硬體規劃整合原本高壓滅菌鍋減少2鍋設置(11鍋變9鍋)。 結 論: 透過整建牙科供應中心改善硬體空間配置,避免人員跨區及動線交叉;而去污區空調變更為負壓,減少空氣中的汙染物,及器械洗滌區分不同水槽且於最後一道以RO水沖洗,提升器械清潔及滅菌品質,並確保工作人員更安全之作業環境。鑑於病人安全,醫院器械使用及管理愈趨重要,希望藉此經驗分享,可作為未來供應中心設計規畫之處理參考。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