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新冠肺炎疫情下-外科檢疫流程與規劃

防護措施

壁報

新冠肺炎疫情下-外科檢疫流程與規劃

Screening and workflow for surgical cases during COVID epidemic

背景
自2021年5月中旬以來,台灣雙北地區在短時間內出現了大量「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某醫學中心於數周內擴充專責病房收治床位以因應大量確診病人住院治療需求。在疫情下除了確診病人仍有其他因疾病因素需要手術的病人存在;某外科病房在成為專責病房之後,於COVID-19確診病例數下降之際,該病房轉型成為外科檢疫病房。
方法
外科檢疫區流程與規劃:
一、空間與動線-沿用專責病房設置隔間與收治動線,區分為紅區、黃區與病室內採檢地點:
(1)紅區:收治高風險病人,如有手術需求之居家檢疫個案、臨床醫師強烈高度懷疑罹患COVID-19感染之外科病人。
(2)黃區:一般急診外科住院病人
二、檢疫個案收治標準與解除條件:
(一)收治標準:
(1)住院期間新發生之肺炎 ,經感染科醫師會診評估需檢疫隔離者
(2)病源未釐清的發燒病人(Fever of Unknown Origin)
(3)最近兩週內曾密切接觸確診者之外科病人
(4)急需住院的外科病人,陪病家屬尚未確認RT PCR陰性者
(5)居隔/居檢期間需接受手術或已手術完者
(二)解除條件:
(1)病程改善,RT-PCR 陰性,並且相關檢疫疑慮已釐清。
(2)陪病家屬已確認 RT PCR 陰性。
(3)需居隔病人已達解隔標準者。
三、急診外科系病人入住外科檢疫病房時,先向病人與家屬告知衛教需入住檢疫病房的原因與入住後需配合之事項,給予填寫「外科系急診後送病房住院相關規定說明書」。
四、利用Google表單建立「檢疫病房動態監測表」主動掌握檢疫病人病況,進行交班與協同各分科團隊,完善檢疫病人之照護;「外科系發燒病人監測表」積極、主動評估外科系符合檢疫需求的病人,協助轉至檢疫病房並完成採檢。

結論
該病房於110年7月5日~110年8月31日共收治343位外科檢疫病人,平均留在該病房天數為2.4天;檢疫期間未篩檢出陽性個案。
討論
疫情趨緩後,外科病人手術需求量增加,而在防疫等級仍維持在三級警戒的雙北地區,住院檢疫需求量大增,為減輕內科系檢疫病房收治壓力,此時設置外科檢疫病房收治高風險外科系病人顯得額外重要。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