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降低神經內外科病房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密度之經驗分享

感控監測

壁報

某醫學中心降低神經內外科病房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密度之經驗分享

Strategy of reducing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rate at the departments of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in a Medical Center

前言:泌尿道感染是最常見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之一,約有68.2-95%與導尿管使用相關,會造成住院天數延長、醫療成本、疾病惡化甚至導致死亡。本院自104年11月推行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組合式照護(CAUTI bundle), CAUTI 感染密度呈下降趨勢,但108年第四季感染密度上升(高於前三季),分析感染個案多分佈於神經內外科病房,因此介入改善措施。
方法:神經內外科病人導尿管留置率較高,困難移除者也較多。雖每日醫囑資訊系統會跳出評估導尿管移除視窗,但無相關規範及評估流程供其依循,使醫師端未積極嘗試移除尿管。檢索相關文獻並與CAUTI小組及單位主管開會討論,擬定以下策略並推行:1.制定「神經內外科病人導尿管照護作業標準流程圖」,每日評估導管適用性儘早移除外,留置超過7天經醫師評估情況許可者,於第8天上午移除導尿管,並依流程評估是否需重新留置導尿管,避免不必要的導尿管留置。2.使用超音波量測postvoided residual (PVR)評估餘尿量。3. 109年6月起,於神經內科加護病房、神經內科病房、神經外科病房等3個單位推行。4. 109年10月設定更醒目之資訊畫面,於導尿管留置第7天時系統自動帶出紅色字串「導尿管已留置7天,請務必評估拔管可能性,避免病人院內感染」,以提醒醫師第8天嘗試移除導尿管。
討論:神經內科加護病房介入前(108年10月至109年5月)導尿管使用率為0.8%、CAUTI感染密度為5.1千人日,介入後 (109年6月至 110年1月) 分別降為0.7%、4.9千人日。神經外科病房介入前導尿管使用率為0.38%、CAUTI感染密度為2.57千人日,介入後分別降為0.36%、CAUTI感染密度降為1.48千人日。但神經內科病房介入後的導尿管使用率0.19%、CAUTI感染密度5.41千人日,相較介入前不減反增,推測原因為醫療處置較神經外科多,且護病比高於加護病房,導尿管照護作業標準流程較為複雜,推行不易。故於110年3月修定簡化病房版導尿管移除照護標準流程圖,供單位依循。神內病房修正流程後(110年3月至 110年10月) 導尿管使用率降為0.17%、CAUTI感染密度降為2.73千人日。
結論:透過跨團隊討論,制訂標準作業流程供臨床依循,加上醒目之資訊提醒畫面,有助於確實評估導管適用性,儘早移除不必要的導尿管,以降低導管使用率及相關感染的發生。然而流程的制定應考慮各病房屬性及執行情況適時調整,使其漸趨完善。近期發現移除失敗重新置入導尿管者,後續發生CAUTI的案例,持續與團隊討論移除過程搭配藥物以提升成功率的可行性,再修訂照護標準以得到更好的醫療品質。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