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疫不容緩~COVID-19境外確診嚴重個案國際緊急醫療專機返國就醫的處理過程之經驗分享

其他

口頭

疫不容緩~COVID-19境外確診嚴重個案國際緊急醫療專機返國就醫的處理過程之經驗分享

Experience sharing on the handling process of severe COVID-19 confirmed overseas cases by air ambulance transport returning to Taiwan for medical treatment

前言
2019年底COVID-19全球性大流行,造成全球醫療、公共衛生、經濟、環境等巨大衝擊。在嚴峻的疫情中,時有國人於境外染疫,需返國就醫之需求,然而航空器搭載具高傳染性且重症之病人其航空之醫療環境困難度高於一般院際間的轉送。南部某醫學中心2021年4月底起陸續接獲3案國際緊急醫療專機返國就醫專案,其中2案為境外確診就醫者,不僅須協助眼前確診者治療疾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避免醫療人員及環境被SARS-CoV-2病毒污染。
方法
為降低轉送間傳播風險,依據疾管署公告「境外確診國際緊急醫療專機轉送國人返國就醫申請作業原則」,除了確認專案申請資料外,由副院長召集組成國際專案小組,成員包含:感染管制中心、急診、重症醫學中心、感染科、呼吸治療小組、護理部,共同討論、制定流程、桌上演練,亦與國際救援醫療專機救援公司確認流程。並與就醫者海外診治醫院團隊即時討論個案現況,以掌握最新醫療資訊。
空中轉送須考量
1.醫療設備考量:運輸COVID-19就醫者須使用具負壓隔離艙空運設備。
2.生理監控:高空艙壓變化對就醫者產生的生理影響,隨著飛機升空,大氣氣壓改變,使患者心肺功能不穩,應備有用於突發狀況之急救設備,及生理監測器。
3.感染控制與隔離管理:在執行後送前,需考量飛行期間及轉送過程能否妥善照護和隔離高度傳染性就醫者,並確保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設備,以提供空氣及飛沫傳播之防護。設備方面,應配備HEPA過濾器及具有安全氣閘之可攜式隔離艙,使就醫者可在負壓環境中進行轉移至當地機場停機坪,再繼續後送至醫院。
4.後送人員安排:在安全狀況允許下,減少與就醫者接觸人數。
結果
第1案透過多次會議討論,及與國際救援醫療專機救援公司確認抵台後流程,訂定COVID-19 疫情期間後送程序及COVID-19 呼吸器轉移之標準程序,並主動提供HEPA過濾器供國際救援公司接送就醫者時使用。另設置即時通群組,以利各團隊可即時掌握就醫者現況、動態,讓就醫者以最快速度及安全防護進入負壓隔離病房接受完善照護。此外也將運作流程告知疾管署、衛生局。經過第1案後,各團隊更加熟悉運作流程,後續個案依循此模式運作更加流暢。
結論
境外確診個案後送返台就醫,現況仍有限制,建議預計接送這類病人,應確認就醫者現況、轉送流程、運送設備、人員配置及防護裝備等,若就醫者有使用呼吸器,需再轉送時配備可攜式空氣過濾器,以減少轉送過程中傳播風險,疫情無情人有情對於海外國人新興傳染病的緊急國際醫療轉送需求,是後疫情時代醫療機構需重視的重要趨勢。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