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運用策略性感染管制措施降低心臟內科加護病房醫療照護相關感染Enterococcus faecium (VRE)感染密度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運用策略性感染管制措施降低心臟內科加護病房醫療照護相關感染Enterococcus faecium (VRE)感染密度
投稿標題(英): Reducing the Infection Density of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s of Enterococcus faecium (VRE) in the Cardiology Intensive Care Unit by Using Strategic Infection Control
投稿摘要: 一、前言:某區域醫院心臟內科加護病房2021年4月例行性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發現符合收案定義Enterococcus faecium(VRE)感染個案共計3名,與前半年比較明顯上升,經Fisher's Exact Test P<0.05,具統計意義,為防止感染持續發生與擴散,故展開調查。 二、調查及處理經過:心臟內科加護病房為單一空間單位,共計20床(皆為單獨病室),佔床率約90%,收治病人屬性為急性心肌梗塞、心衰竭、心律不整等重症個案,人員配置有醫師、專科護理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及環管人員等,感染期間依據單位病室配置發現2名感染個案之感染床位及感染日期相近,2床照護護理人員雖不相同,但人員之間會協助幫忙翻身擦澡或治療等措施,故進一步實地觀察(包含照護流程、接觸隔離防護措施執行、手部衛生、病室終期消毒等),其發現下列問題:(1)呼吸治療師未著隔離衣及手套既進入Enterococcus faecium (VRE)隔離病室拔除O2流量表,且未執行洗手動作即離開病室。(2)手部衛生遵從僅達87.4%(14/16);其缺失結果及情境為代班環管人員於病室間倒廢棄藥瓶,未洗手逕往下個病室繼續倒廢棄藥瓶(區與區轉換未執行手部衛生)。(3)以螢光標示檢測法監測病室環境終期消毒正確率僅達90.9%(20/22)。(4)環管人員可正確使用工具泡製漂白水比例,但無法說出泡製濃度,使用中拋棄式漂白水紙巾桶瓶口未覆蓋且瓶身未標示泡製濃度及日期。經分析以上缺失皆屬於人為因素居多,故針對相關缺失偕同相關單位主管跨團隊加強接觸隔離防護措施、手部衛生教育訓練,單位主管不定期稽核接觸隔離防護措施落實度;環管人員加強落實Enterococcus faecium(VRE)隔離病室環境終期消毒頻率(執行終期消毒3次)及新增漂白水泡製濃度及管理稽核。 三、結論:本次事件發生時為了能及時控制感染個案擴散,立即請環管人員進行單位環境清消,故未進行環境採檢無法確認可能感染源,但經由跨團隊加強落實接觸隔離防護措施執行、手部衛生遵從率及環境清潔正確性等感染管制措施,截至2021年11月止僅於7月有1名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個案發生,由此可見落實相關介入措施是可以有效避免相關感染事件的再次發生。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