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阻隔疫情傳播~談COVID-19接觸者調查與管理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阻隔疫情傳播~談COVID-19接觸者調查與管理
投稿標題(英): Stopping the spread of the epidemic ~Talking about the contacts’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VID-19
投稿摘要: 前言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引發了本世紀最大規模人類與病毒的戰疫,且全球疫情持續延燒至今。針對疫情控制,如同群突發或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異常增加的調查,皆需及時發現、即早介入並落實多面向策略,才可獲得較好的控制,其中疫情調查在阻止疾病持續擴散,扮演重要角色。自2019年12月從中國武漢傳出疫情以來,台灣靠邊境管制及精準防疫一直守得很好。未料,2021年5月中旬北台灣爆發社區群聚感染,經過2個多月的努力,好不容易迎來目前的穩定局面。疫情時期,雖然醫院首當其衝,但正也背負著做為社區後盾的任務,除了檢驗及收治量能外,發現陽性個案時之精準疫調尤其重要,以避免院內傳播及阻隔社區再傳播的機會。本研究主要分享5月這波疫情院內陽性個案調查與管理,期望增進疫情策略經驗,做為未來製定感染管制措施之參考。 方法 本研究將疫情調查過程(包括確診個案轉專責病房、傳染病通報、接觸者/風險對象匡列、工作人員人力安排、人員安置及環境清潔消毒等處置重點)所需要的資料及連繫管道,考量不同情景及調查步驟後,以流程圖、表單、E-mail及QR code等方式,設計制定標準化及e化的作業流程(含表單),做為疫情調查工具,以有效管理接觸者調查作業。 結果 制定相關流程圖及表單共7種,流桯圖包括「所有醫院工作人員接觸者調查與管理」、「各單位接獲確診個案疫情調查」及「解除隔離後採檢陽性疫調評估」;表單包括「陽性個案疫調單」、「接觸者研判定義及採檢原則」、「確診個案已解隔後採檢陽性紀錄表」及「接觸者GOOGLE 表單」;E-mail範本共5封。5/16至11/30止陽性個案疫調共102件,其中病人佔62.75%(64/102)最多,其次為陪病者佔15.69%(16/102);接觸者調查總共2,529人次,接觸者採檢907人次(均陰性),無院內群聚感染發生。 結論 疫情調查是一個非常複雜及眾多細節不容忽略的過程,疫調背後所花費的時間及壓力無法言語,從獲知陽性報告(個案)那一刻起,有一連串事情需要完成,所有步驟要盡快且正確。研究醫院感管師藉由平日累積的疫情調查實力及能量,檢視COVID-19確診個案調查四步驟(1.盡速通報、隔離及清消;2.即早匡列;3.謹慎研判風險; 4.人員安置)後,很快的共識並建立接觸者調查與管理機制,藉著統一、標準化及e化的工具,讓各感管師們遇到陽性個案時,都能不慌不忙,依照流程按步就班來調查,發現資料也不容易疏漏。在守住院內疫情的同時,也成功阻隔了社區再傳播的機會。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