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改善婦兒科醫療工作者因應COVID-19疫情執行孕婦生產手術作業
投稿分類 防護措施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改善婦兒科醫療工作者因應COVID-19疫情執行孕婦生產手術作業
投稿標題(英): Improve maternity and pediatric medical workers to perform pregnant women's delivery opera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epidemic
投稿摘要: 前言:本院感染管制中心自2018年起因應台灣麻疹疫情,將婦兒科醫療工作團隊納入新興傳染病及個人防護裝備演練每年必修之單位,教育訓練的內容著重於婦兒科醫療工作者對疫情新興傳染病的掌握,其中針對產婦陪病者或伴侶及病童或病嬰之家屬更需強化詢問其TOCC及觀察症狀。同時整合若遇有新興傳染病之產婦需住負壓隔離病房時,收治及工作人力調派之討論;2020年covid-19疫情隨之而來,由於國內同時檢視本院由負責婦兒科之感染管制師針對婦兒科醫療團隊臨床可能遇到之情境進行疫情演練。 方法:由感染管制中心婦兒科負責之感管師模擬孕婦生產,發現婦兒科工作人員於個人防護裝備穿脫順序於實際上執行孕婦生產手術時之工作流程無法連結,故展開全面性檢視因應新興傳染病之婦兒科醫療工作者平時工作流程,孕婦與新生兒等等常見之問題,故重新調整修訂婦兒科醫療工作人員因應新興傳染病之建立實際可運作之感染管制措施作為。 討論:一、針對孕婦需剖腹產時,因本院無負壓手術室,故針對若有疑似個案須執行剖婦產時針對五大問題進行討論: (一)確認手術室工作人員人數及工作職責。 (二)工務室確認手術室氣流流向。 (三)工作動線(含站位)。 (四)工作人員隔離防護裝備。 (五)進行生產手術及運送產婦及新生兒所必需之醫療裝備及器械。 二、著手進行改善確認: (一)確定婦兒團隊進入手術室病人區工作人員5人以下,並明訂各工作人員工作職責。 (二)改變氣流流向原手術室微正壓調整為微負壓。 (三)於手術室標示各人員站位位置。 (四)將工作人員隔離防護裝備穿脫導入工作流程步驟並依地點張貼步驟圖。 (五)手術室非必要之無法移動之醫療裝備以養生膠帶包覆,並將針對疑似COVID-19孕婦器械統一,將醫療儀器固定位置。 將此五項作業納入文件標準化作業並由婦產科撰寫情境模擬疑似covid-19生產情境進行演練 結論:醫院針對傳染病工作人員每年皆會舉辦個人防護裝備穿脫演練,於2019年年末至2020年covid-19疫情,發現將個人防護裝備穿脫需納入整個工作流程及配合工作地點,作實地工作場域的實際演練,由婦兒科工作人員共同參與制定,經訪談婦產科及兒科醫師、護理師,面對covid-19疫情,經過團隊討論建立各項工作細則之作業流程,且藉由不斷的演練過程降低工作人員因不熟悉恐懼感。 故由此疫情發現最佳的演練方式為實境演練,逐一檢視面臨臨床作業常見狀況,將感染管制相關導入臨床標準作業書中,完成臨床標準作業書後需再度演練檢視是否需修正,提升臨床工作者對於感染管制作業遵從度。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