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利用防疫地圖資訊系統建構以病人為中心的精準防疫

防護措施

壁報

利用防疫地圖資訊系統建構以病人為中心的精準防疫

Use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map information system to construct patient-centered precise epidemic prevention

前言
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引發了21世紀人類與病毒間重大戰役。疾病早期常不易察覺症狀導致疫情爆發多人染疫,疫情期間看到醫護人員、家屬陪病及照服員發生院內感染等案例,如何及早發現控制源頭並阻斷傳播顯得非常重要,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變化劇烈,在全球高速萬物聯網、大數據的科技發展下,導入防疫所需要的監測、預防、檢驗、醫療等數位防疫,開創精準有效的新思維與應用。
方法
利用資訊系統「疫情監控防疫地圖」,進行階段性的防疫佈防。以院區別、病人樓層、護理站呈現分佈,疫情初期以住院病人定位為高危險群感染者,資訊系統數據可隨時分析全院病人症狀 (如發燒、咳嗽、CXR影像異常等),當症狀條件含2項以上,快速篩選出潛在感染個案,及時提醒醫療團隊進行篩檢建議及病人轉收治專責病房之評估。輔以由感染症專科醫師、感染管制中心組成,Rapid Response Team:RRT(武漢肺炎諮詢快速反應小組):給予照護團隊面對疑似病人篩檢、收置、治療與傳染病通報之專業諮詢與會診。設置採檢專區(備有完整防護裝備、使用採檢罩及飛沫捕集器)、安排採檢專責醫護團隊及採檢動線。伴隨著國內疫情爆發流行後,進化疫情監控防疫地圖的功能,能更加符合臨床的複雜性及住院期間與病人接觸者(即增加照護醫療人員及陪病者)的疫調資訊。強化防疫地圖2.0版資訊監控條件(一)整合醫療工作人員疫調:匯入員工健康監測數據、醫療照護工作人員COVID-19採檢報告及疫苗安心護照;(二)加強監測病人來源:群居型機構(如養護機構、移工宿舍及監所)、高風險縣市等資訊;(三)陪/探病者檢疫登錄系統:陪/探病者症狀疫調、COVID-19採檢報告及疫苗施打等。
討論
透過資訊系統數據分析即時管理交叉比對群聚的可能性,並提供資料下載與管理;利用圖像化的方式呈現每天各個護理站出現症狀的人數。甚至可以進一步去交叉比對有發燒、咳嗽或肺炎的病人與有症狀的醫護人員或陪病者之間的地緣關係,方便查閱是否為同一或相近的病室,讓防疫防護網更加縝密,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多道防線,早期防堵避免擴展成群突發。
結論
冀以「早期發現潛在個案迅速篩檢,風險個案集中收住放疫專區,併運用數位資訊科技為輔助」的方式運用,隨時依政策滾動性修正院內政令宣導、常規化教育訓練、人力調派、空間動線、物資設備等多道防線建置後,在員工安心、病人放心的醫療環境下順利運轉,精準防疫。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