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北部某區域醫院透析用水監測異常調查與處理經驗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北部某區域醫院透析用水監測異常調查與處理經驗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in the monitoring of hemodialysis water quality in a regional hospital
投稿摘要: 前言 北部某區域醫院全院血液透析病床含透析室與加護病房共有121床,訂有透析用逆滲透水消毒與採檢作業流程,透析用逆滲透水處理系統相關裝置及其管路,每月於檢驗後執行一次消毒作業,檢驗監測標準為總菌落數值小於100 CFU/mL,現場單位每週固定時間指派專人將每床出水口放流5分鐘。2021年7月例行性透析水質監測結果,於外科加護病房病床出水口共5點床位檢驗出現異常且其中4點床位有鄰近且為連續性,檢驗培養菌種為Ralstonia insidiosa,依菌種特性容易於水中產出生物膜且對消毒液易產生耐受性,初步懷疑為病房區管路老舊或人為採檢染汙。 方法 由地理關聯圖探討分析8樓透析用水機房管路配送至9樓加護病房,是否有管路、水源端的問題;發現檢驗異常床位為最靠近機房出水端,若為前述問題,應會造成更多檢驗點水質異常,但透析機房儲水槽出水點、迴流入儲水槽前、超過濾後水質檢驗皆合格,在初步排除為硬體系統問題下,進行加護病房出水口放流由5分鐘改為10分鐘,再重新採水檢驗。 討論 此外科加護病房29床,若為管路老舊問題,應會造成更多床位水質檢驗異常,無法排除為採檢時的人為染污,且於放流後再次採水檢驗透析用水檢驗皆可合格,顯示無法判斷為為管路老舊問題;檢視人員整體採檢流程環節並無異常。再者基於COVID-19疫情當下,本次異常床位為應變徵召為收治專區病房,床位透析使用頻率降低,團隊推論可能與現場使用頻率減少,造成管路放流不足,導致菌落數增加,為此次異常主因。 結論 設備管路在未使用或使用頻率減少時,應明訂增加現場出水端放流頻率與時間,例如由每週放流1次調整為2~3次,放流5分鐘可增加為10分鐘,以改善管路水質未流動造成容易滋生細菌風險,以確保病人透析用水之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