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醫療照護人員個人防護裝備穿戴及脫除步驟正確性調查

防護措施

壁報

某醫學中心醫療照護人員個人防護裝備穿戴及脫除步驟正確性調查

Assessment of Healthcare Workers’ Correctness During donning and removal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前言:適當使用個人防護裝備((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 PPE)可以保護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在照護傳染病病人時降低遭受感染風險;反之,不正確使用,特別是脫除PPE過程,可能污染工作人員自身皮膚或工作服,增加感染風險。
方法:本研究觀察及收集2017至2021年院內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支援人員及第一年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ost-graduate year training;PGY訓練)醫師雙層個人防護裝備教育訓練PPE穿脫過程,由感染管制相關工作年資平均9年之感染管制師擔任PPE穿脫步驟檢視員,並依院內制訂之「雙層個人防護裝備穿戴及脫除步驟評核表」(穿戴步驟 15項、脫除步驟18項) 檢視參與者PPE穿戴與脫除步驟,以及每一步驟必須做到重點事項,依操作步驟勾選「正確」或「提醒後做到」;「提醒後做到」表示動作錯誤,提醒後重新操作。
結果:2017至2021年共檢視499人,著裝步驟正確率80.0%、脫除步驟正確率為70.9%。著裝步驟常見錯誤依序為「完成PPE著裝後未再次檢視裝備是否齊全及完整性(無暴露狀態)」最多(20.2%)、其次為「防護衣頭套未確實包覆頭髮及耳朵,拉鍊拉至下巴後未確實下壓防止下滑」(14.0%)、再次為「N95口罩鬆緊帶交叉或未分別固定於耳朵上下方」(12.0%)。脫除步驟常見錯誤依序為脫除外層隔離衣及外層手套出現錯誤(脫除外層手套時碰觸內層手套、外層手套碰觸內層隔離衣等) (27.3%),其次為脫外科口罩(先解開外科口罩上側綁帶再解開下側綁帶、碰觸口罩外側污染面等) (14.0%),接下來為脫除髮帽錯誤(手套碰觸全身式防護衣頭套或朝臉部方向脫除)(13.0%)。
結論::工作人員PPE著裝過程有缺失或不完整,可能增加進入隔離區照護病人時被傳染的風險。本研究發現完成PPE著裝後未再次檢視裝備是否齊全及完整性(無暴露狀態)者最多,建議臨床人員在完成PPE著裝後再次自我檢視(對著鏡子)或與同伴互相檢視裝備完整性,是否完全包覆皮膚或內層工作服無暴露;亦可做伸展動作,確認活動時仍可維持裝備完整,減少在病室內PPE滑脫等意外暴觸風險。已有多篇研究指出,不正確地脫除PPE可能導致自我污染風險增加,因此在脫除區清楚張貼標準脫除步驟海報供人員依循操作;醫院定期且持續不斷的提供教育訓練熟練技術,臨床人員重複練習PPE穿脫步驟,以提升穿脫正確性。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