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改善某地區醫院內科病房血液培養污染率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改善某地區醫院內科病房血液培養污染率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blood culture contamination rate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ward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投稿摘要: 背景 血液培養是臨床照護工作中一項廣泛執行的檢驗項目,也是臨床上重要且必須的診斷工具。若血液培養污染將影響照護品質,造成住院天數的延長、增加額外的檢驗檢查以及不適當的抗生素使用等。某地區醫院內科病房2019年7至12月的血液培養採檢總件數為218件,污染件數有12件,血液培養污染率平均為5.5%,高於實驗室及感管組訂定的3%閾值,因此以品管手法進行改善,透過了解血液培養污染發生原因,制訂及執行相關對策,以達到降低血液培養污染率的目標。 方法 組成專案小組以品管手法進行血液培養污染率之改善措施,透過護理人員的認知測驗及技術評核之結果,找出造成血液培養採檢污染率高的原因,包括:病人皮膚清潔度不佳及皮膚三道消毒程序花費時間太長等因素。經由問題確立及文獻查證,擬定改善對策如:執行手部衛生後再戴上無菌手套、確實以酒精棉片清潔病人皮膚及更換皮膚消毒溶液為2% chlorhexidine gluconate (CHG),並據以執行,專案執行期為2020年1月至6月。 結果 專案執行前(2019年7-12月)手部衛生之遵從率為82.3%,洗手正確率為56.2%,專案改善後(2020年1-6月)手部衛生遵從率為93.1%,正確率提升為96.3%;抽血時使用無菌手套的執行率提升至100%。專案執行前使用酒精及碘酒溶液進行採血前皮膚消毒時間需3-5分鐘,專案改善後更換皮膚消毒溶液為2% CHG僅需60-90秒。採血前確實以酒精棉片清潔病人皮膚的執行率亦提升至100%。而專案執行後之血液培養污染率則降為1.2%。 結論 透過團隊合作及專案推行能有效改善血液培養採檢流程中的各項可能造成污染的重要環節,確實達到將血液培養採檢污染率降至3%閾值以下之目標。同時也藉由專案的執行促使院方能將2% CHG消毒溶液平行推展至全院病房單位,以2% CHG進行血液培養及靜脈注射前的皮膚消毒,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也增加臨床工作人員工作滿意度。透過確實的稽核制度以及定期監測血液培養採檢污染率都是有效降低血液培養污染的策略,進而減少血液培養之檢驗成本、讓臨床醫師能正確診斷並給予有效用藥,提升醫療品質及保障病人就醫權益,以達到雙贏之效益。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