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區域醫院腫瘤治療科工作人員水痘感染事件處理經驗

感控監測

壁報

某區域醫院腫瘤治療科工作人員水痘感染事件處理經驗

Experience of Varicella infection incidents of staff in the oncology department of a regional hospital

背景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高傳染性疾病,傳播途徑主要為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感染初期(紅疹出現前1-2天)會出現輕微發燒、疲倦、頭痛及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之後全身性皮疹隨後變成水疱,最後留下粒狀痂皮,通常二至四週內痊癒。某區域醫院自2019年12月COVID-19疫情爆發後,規範醫院工作人員皆須每日監測並以網站連結方式回報體溫量測結果,如有異常情形立即進行通報。
方法
2021年10月19日感管組接到腫瘤治療科主管通報科內工作人員出現發燒38℃仍前來上班,立即告知應請假就醫並在家休養,並請主管協助填報體溫異常通報以利進行後續追蹤。10月20日再次接到腫瘤治療科主管來電,告知該名工作同仁因發燒及出疹至皮膚科就醫,經醫師看診後診斷為水痘。由於腫瘤治療科均收治抵抗力較低病人,因此立即進行介入調查與處理。接觸者定義為指標個案出疹前兩天至出疹後五天接觸之對象,故請單位主管協助提供包括發燒前2日曾脫下口罩共同飲食之工作人員,以及協助進行治療病人等接觸者名單,並調查該科工作人員之接觸者是否曾罹患水痘或曾接種過水痘疫苗。
結果
針對該工作人員發燒仍上班的情形進行了解,發現該工作人員於10月18日下午曾接種流感疫苗,10月19日上班前雖有感覺發燒不適症狀,但自覺可能為接種流感疫苗後所導致,故仍前往單位上班。接觸者名單共列12人,分別為同單位接觸者8人,其中2人曾罹患過水痘,2人曾接種過水痘疫苗,其餘4人均未罹患水痘也未曾接種疫苗;病人之接觸者4人,水痘疾病史不詳但均未接種過水痘疫苗。所幸,追蹤2倍最大潛伏期至11月29日,無新增感染水痘案例。
結論
現在全球仍處於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不論是一般民眾或醫療工作人員一旦出現發燒及呼吸道症狀時,應立即就醫並請假停班、停學、在家休息,且須遵守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確實配戴口罩等防疫措施。醫療院所是疾病傳播的高風險場域,當醫院工作人員出現發燒症狀更應提高警覺,不應違反規範執意前往工作場所,影響工作同仁及病人的安全與健康,此事件更讓院方及其他單位引以為鑒,加強落實員工每日健康監測及確實遵守感染管制原則的重要性。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