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因應COVID-19疫情擴大開設專責病房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因應COVID-19疫情擴大開設專責病房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on expan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dedicated wards in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epidemic
投稿摘要: 前言 2021年5月COVID-19疫情嚴峻,台灣進入疫情警戒第三級,因應疫情升溫,為擴大醫療應變量能,確保整體醫療運作,疾病管制署要求總床數500床以上之醫院,一周內擴大開設專責病房,開設床數達其急性病床之十分之一,專責加護病房10床,新擴建之專責病房以同一層樓為原則,設置不限負壓隔離房,規劃需符合感控要求動線,落時人員分艙分流;本院接獲訊息,立即啟動防疫應變會議,進行討論、規劃及建置,利用團隊合作於一周內完成使命。 方法 (一)環境設置: 1.確認建置床數:本院急性病床600床,需設專責病房60床及專責加護病房10床;目前已有專責病房30床,專責加護病房7床;經評估需新增30床專責病房及3床加護專責病房。 2.確認建置病房、規格: 本院住院大樓有4棟(A、B、C、D),A棟為防疫大樓(1樓急診、3樓手術室、5樓加護病房、6~11樓為病房),目前專責病房為6A病房30床,專責加護病房為RICU 7床負壓;經評估新增7A病房30床(7A病房位於6A病房之上一層樓,格局相同),及MICU 3床(MICU位於RICU旁);原MICU 12床,2床單人房,其餘無隔間,新增建一間單人房(設簡易抽風系統),挪除9張床位。 (二)動線流程 A棟為防疫大樓,有防疫專用電梯(A1)串連專責病房及專責加護病房,包含病人進出動線、工作人員進出動線及廢棄物處理動線規劃。 (三)人力安排 1.各類工作人員排班機制,配置適當且固定之工作人員(含清潔人員、傳送人員)。 2.分艙分流機制,固定照護團隊與服務區塊化,避免人員頻繁輪替或跨單位工作。 3.工作人員健康監測機制:每天登錄體溫健康回報系統、高風險單位工作人員每週進行PCR篩檢、專責病房工作人員完成COVID-19疫苗接種。 5.人力備援計畫。 討論 1.本院如期於一周內完成增設30床專責病房及3床專責加護病房,基於A棟為防疫大樓(包含急診、加護病房、病房及手術室),有防疫專用電梯(A1)串連相關病房,因應疫情有彈性增設專責病房,成為本院優勢。 2.因疫情變化快速,配合國家政策須在一週內改建完畢,但因疫情因素,部份廠商員工不願進駐醫院,最後改建工程雖如預期完成,但也是可能成為工程建置風險。 3.本院為重度急救責任醫院,雖是疫情期間但重症病患未減少的情況下,要能兼顧重症病人及專責ICU,又需採分艙分流的政策,在人力調度的執行面是有高度考驗。 結論 針對COVID-19疫情,利用團隊合作於能一周內完成擴大開設專責病房,是從SARS疫情後,18年來持續鍛練,所累積的經驗,將此處理事件作為經驗分享。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