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針對一位醫院員工家屬確診COVID-19於門急診就醫疫調之經驗分享

感控監測

壁報

針對一位醫院員工家屬確診COVID-19於門急診就醫疫調之經驗分享

Experience sharing of a hospital employee’s family member who was diagnosed with COVID-19 in 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前言
本院在2021年有1名員工家屬感染COVID,就醫過程曾到過門、急診及CT室,因院內足跡較廣、疫調複雜,後續發現此為一家庭群聚,感管在處理過程中需疫調及溝通協調,亦需協助衛生單位接觸者追蹤,故希望能將此經驗分享給同儕。
方法
1.事發經過
•2021/6/3發現一位個案COVID PCR(+),於通報時發現其女兒為員工,故立即啟動疫調。
•個案於6/3由女兒陪同至本院神內門診,無旅遊史及呼吸道症狀,醫師診斷疑似中風轉急診,擬住院採檢COVID PCR確診,後轉入專責病房。
2.疫調
•門診員工2人皆有防護(醫師及跟診員),因病人有戴口罩且僅短暫停留門診即轉急診處置,故門診候診區無人需匡列。
•急診員工8人皆著PPE(護理師5人、VS、PGY、NP各1人),列自主健康管理,同區病人6人、陪病者4人雖都有戴口罩,但無法確認是否落實故匡列為接觸者。
•CT室員工1名有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但在個案檢查完後又有2位病人排檢,審慎起見亦匡列為接觸者。
•個案女兒為本院居家護理師,未與指標個案同住,6/2因母親身體不適返家,6/3協助就醫,全程皆戴口罩,因接觸較密切,且剛施打疫苗2天,故匡列為接觸者、立即停止上班,隔離14天再自主健康管理7天,二次採檢PCR皆陰性。
•院內接觸者13名列冊給衛生單位追蹤,所有接觸者及自主健康管理員工皆於事發後篩檢COVID PCR,皆陰性。
3.進行院內環境清消
本院在第一時間內遵循CDC防疫相關處理方式,針對該案於院內之足跡進行清消。
4.後續處理
(1)院內公告
此案件為跨縣市家庭群聚,家屬又為員工,為免新聞事件引起恐慌故由院方統一公告說
明醫院處理概況、安撫人心,並請同仁勿再轉發、以免觸法。
(2)員工同事及照護病人健康追蹤
職場接觸者與個案女兒之服務對象皆為接觸者的接觸者,不需匡列,但仍追蹤21天健康狀況良好,於6/23予結案。
討論
1.急診一旦發生傳染病暴露事件,面對病人及家屬勢必承受極大壓力,此次立即針對接觸者及員工採檢,實為社會觀感考量,又恐若不立即採檢,後續若有其他潛伏感染事件交叉發生,將更難釐清。
2.除急性醫療體系外,慢性及居家工作者一旦感染,後續追蹤處理難度勢必增加,所幸此案本院員工並未感染,未再傳播給最易發生重症之低免疫力族群。
結論
面對COVID-19疫情,醫護人員除了要接收不斷更新的防疫政策、承受整天穿著PPE之不適,尚需擔憂是否會因工作染疫,或因家人遭受感染而成為接觸者被隔離,而惟有做好各項防護措施並將疫苗施打率再提高,若再發生類似案件時才能將傷害降至最低。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