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醫學中心水中退伍軍人菌控制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醫學中心水中退伍軍人菌控制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Controlling Legionella in hospital water systems in a medical center
投稿摘要: 前言: 在台灣建物頂樓大多都有蓄水池之設置,蓄水池易有沈積物及生物膜形成,環境中有許多的水生菌包含退伍軍人菌,在烈日照射及高溫下更加適宜退伍軍人菌之繁衍,在醫療機構複雜的供水管線中,也提供了退伍軍人菌良好的生長環境。雖然自來水出廠前都有加氯消毒,並依據自來水飲用水之有效餘氯量0.2~1.0 mg/L維持適當的餘氯,可以確保在輸送過程中的水質安全。但若蓄水池過大或蓄水滯留天數過久,可能會使餘氯量因此揮發而降低,容易造成細菌孳生。 方法: 本實驗測試自來水餘氯和水位與退伍軍人菌之相關性,因受新冠疫情醫療營運降載之影響,致使本院四期大樓用水量減少,2020年第二季退伍軍人菌例行性檢測,退伍軍人菌檢出率為62.5% (5/8)。因此於2020年5月開始進行自來水餘氯含量與退伍軍人菌檢出之相關性的調查。 討論: 測試自來水餘氯和水位與退伍軍人菌之相關性,實驗顯示水龍頭出水的餘氯為0.06~0.33 mg/L,同時退伍軍人菌檢出率為31.4% (11/35),水中含氯量與退伍軍人菌的檢出,未有正相關發現。另外在統計供水系統用水量與水中退伍軍人菌環境監測相關性中也發現,當用水噸數減少時,水中退伍軍人菌的檢出率有增加的趨勢,既使在不同院區也有相似情況發生。因此若降低儲水水位,並使水系統的流動增加,或許是減少水中退伍軍人菌陽性檢出的方法之一。但調降蓄水量過多,恐引起用水不便,因此工務部只在本院四期大樓調降蓄水量5%。雖然在2021年1月及4月例行性退伍軍人菌環境監測時,當時的用水量也下降,但因正逢中部地區供五停二枯水期限水,使蓄水池未能經常保持滿水位。依疾管署建議醫療機構高風險區域出水口不得檢出有退伍軍人菌;非高風險區域供水系統陽性樣本數低於30%的標準來看,沒有再超出閾值情況發生。 結論: 目前防治退伍軍人菌有幾種常見的方式,其中以銅銀離子防治退伍軍人菌,全自來水系統添加,但有些病房位於管線末端,防治效果可能會受影響,若為高風險病房要求的零檢出,還是需要加裝過濾器來解決,但加裝過濾系統成本較昂貴,且不可能每個水龍頭都裝置,因此在非高風險區域,如何控制水中退伍軍人菌的陽性檢出,是相當重要的議題。避免蓄水池過大或蓄水滯留天數過久,是可參考的方法之一。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