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運用品管圈提升病房外包清潔人員環境清潔合格率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運用品管圈提升病房外包清潔人員環境清潔合格率
投稿標題(英):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environmental cleaning in outsourcing cleaners of wards
投稿摘要: 前言 醫療院所許多抗藥性菌株群突發事件之發生,多半是經由手部及環境表面之微生物接觸轉移至病人身上所導致,現今醫院環境清潔工作在成本考量之下多半委由外包人員執行,即使醫院有設置清潔作業標準規範,以及定期舉辦在職教育訓練,然而清潔人員的年齡層在45-60歲範圍,記憶力、教育程度、對清潔認知行為以及習慣以師徒制教學,皆是影響外包人員執行病房清潔時的正確性,文獻中指出ATP冷光反應檢測法(adenosine triphosphate)使用簡易度高、可以辨識病源菌、並且可立即評估清潔程序以及監測清潔程度為直接、定量,108年3月1日至5月31日外包人員終期消毒之後,共檢測40人次,運用ATP檢測病房10個點,合格率僅有55.3%,本專案藉由品管圈之手法因材施教之教育訓練、客觀的監測工具、以及定期的清潔監控,提升外包清潔人員執行病房之合格率,避免造成病菌傳播環境風險之中,以維持醫院環境品質。 方法 1.在職教育:圖像影片教學,加深外包清潔人員視覺上之學習印象。 2.學習聚焦:藉由口訣增加外包清潔人員學習記憶點。 3.修訂清潔作業標準流程:規劃擦拭區域步驟、抹布擦拭方式、簡化工具及擦拭 區域選用。 4. 三明治回饋法:將清潔人員執行「優點」指出,並現場示範仍需「改進」的地 方,再以鼓勵方式總結清潔人員之「優點」。 5. 建立清潔人員優良教師制度:培訓及徵選優良清潔教師作為新進人員指導教師。 6. 建構病房環境清潔稽查機制文化。 結果 108年10月01日~12月31日外包清潔人員病房終期消毒後,採取病室床欄右側、床欄左側、床旁桌、床頭板、床尾板、氣體牆、陪病椅面、衣櫃門把、呼叫鈴、調床器共10個採樣點、檢測40人次,外包清潔人員病房環境清潔合格率提升至89.3%,109年持續效果追蹤檢測40人次,合格率93.3%。 結論 運用品管圈及跨科室合作團隊共同合作建立病房環境清潔制度,在職教育訓練是必要性的一環,並且使用清潔人員可以理解的方式授課,透過擦拭步驟教學影片,以圖像方式進行視覺上的教學,並加入病房環境清潔擦拭步驟口訣,加深清潔病房環境之記憶點,不識字的外包清潔人員也以可以透過此學習並遵循執行,達到擦拭順序步驟及方式的一致性,並且善用ATP冷光反應檢測法,立即回饋清潔度數值,使得外包人員及時得知並修正清潔步驟,另外每年需有專人定期稽核清潔人員病房終期消毒後之監測,110年定期採檢外包清潔人員病房環境清潔合格率94.2%,病房清潔人員正職及代理皆需納入被檢測人員,才能落實病房環境清潔之規範,落實病房環境醫療品質。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