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新生兒加護病房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群聚事件調查與處理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醫學中心新生兒加護病房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群聚事件調查與處理

Investigation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outbreak at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in a Medical Center

前言
因抗生素廣泛使用,使得抗藥性細菌衍生及散布有日益增加的情形,過去具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是監測的核心,自105/8起因社區型MRSA倍增及對萬古黴素感受性降低之VISA/VRSA出現,取消對MRSA的接觸隔離政策,改以持續註記但不顯示的監測方式,若發現有疑似群突發情形則介入調查。本事件為在新生兒加護病房110年1月底至2月初期間,共發生3位新生兒且其中包含一對雙胞胎其細菌培養檢驗結果為MRSA陽性。
方法
單位為12床之兒童暨新生兒加護病房,新生兒病童佔58.33%,雖有適當床距但空間上為一大通鋪型式。採系統性調查依人、時、地/物分析,使用ATP環境監測;因個案屬性單純無自我活動能力,故針對環境進行採檢及醫護人員鼻咽拭子採集細菌培養,將培養出菌株與指標個案做PFGE比對。此期間採取嚴格感染管制措施,包含:落實專人、抗藥性菌株病人床位安排集中照護,宣導教育工作人員及家屬落實手部衛生,加強環境清潔以拋棄式消毒巾及0.6%漂白水終期消毒。
討論
(一)1.個案:自109/9~110/2共8名病童臨床檢體檢出:6件痰液、1件膿液、1件血流,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收案2件。2.人員:主治醫師涵蓋6位,由專責住院醫師及專護照護;護理人員有分段不同組照護且分區不交叉;單位內有固定呼吸治療師及護佐執行醫療相關工作。人員鼻咽採檢部分共採42位各職類同仁,陽性率9.52%。(二)依時序圖個案住院期間有重疊,感染期陽轉日期相近(1/26-2/15)且皆於出生後6~10天內驗出。(三)1.該新生兒區域為一大室,各自有保溫箱、呼吸器及壁式供氧抽痰設施、床與床有乾洗手設備,但濕洗手設備則是區域共用3處。在人員手部採檢7件,陽性率14.3%。2.臨床醫療行為繁瑣複雜,醫療人員易頻繁在病人區和工作車間走動,乾淨區與病人區相近。環境採檢23件,陽性率17.4%。3.將指標個案之菌株與環境、工作人員鼻咽檢體採驗出之菌株做PFGE比對,發現有一工作人員之菌株相似;依據院內ISO採檢若為帶菌者,給予外用鼻用藥膏塗抹鼻腔共7天,用藥結束後三個月再進行追蹤複檢。2/22起無MRSA新增移生/感染個案;至最後新增個案後兩個星期解除群突發追蹤。
結論
本事件新陽轉病嬰因早產或新出生病況變化而需更密切照護,在忙碌的醫療照護行為中,常會忘記基本的手部衛生,而汙染周遭環境引起群突發,甚至本身遭移生感染。而在針對社區型MRSA量趨增致免除接觸隔離措施情形下,是否在無法自我活動靠他人照護之新生族群也同樣適用,是值得再探討的部分!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