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醫療院所工作人員COVID-19確診感染狀況分析與感管措施

感控監測

壁報

醫療院所工作人員COVID-19確診感染狀況分析與感管措施

Analysis of confirmed infection status of hospital staff with COVID-19 and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前言:台灣COVID-19疫情於今年4月中旬起至5月底達最高峰感染,社區疫情的嚴峻,導致醫療院所一波又一波的院內群聚事件。本院依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政策,對入院或執行檢查病人、陪探病等篩檢,以掌握感染狀況,並執行分流分區照護。擔憂的是,院內醫療工作人員陸續染疫,造成醫療運作人力衝擊,若無執行管制措施,其照護的病人或員工有受感染風險,除了高風險單位週篩外,由院內健康監測通報系統,以期能掌握確診個案狀況,執行有效防護措施,以避免院內群聚感染事件的發生。
方法: 於111年4月13日起本院陸續有員工確診,感管師由院內健康監測通報系統取得資料,分析確診員工感染狀況,資料期間:111年4月13日~111年9月30日,共計204名,職業類別以「護理」佔58.33%(119人)最高,其次各為「行政」為28.43%(58人)、「環衛」為4.9%(10人)、「醫療科」為4.41%(9人)及「醫技」為3.92%(8人)。疫調感染來源(回朔確診個案其確診日或症狀日前2日):「不明來源」為44.6%(91人)、「家人」為29.9%(61人)、「同仁」為16.18%(33人)、「病人」為7.84%(16人)、「朋友」為0.98%(2人)及「廠商」為0.49%(1人)。進一步檢視發生比例最高的「護理(119人)」族群,其感染來源:「不明來源」為38.66%(46人)、「家人」為30.25%(36人)、「同仁」為16.81%(20人)、「病人」為11.76%(14人)..等,其中有35.7%(5人)於急診室,4.3%(2人)於專責病房等高風險單位工作,照護過確診「病人」。
討論:醫療工作人員於COVID-19疫情期間,有44.6%無法確認自己感染的來源,其有可能來自社區、醫院環境或接觸無症狀個案等而感染;其次感染來源是因同住家人的確診,與未完整配戴口罩、共餐或同住環境的交叉接觸;職場工作感染來源為陽性同仁,與未落實分區分時段用餐;照護確診病人,疑可能個人穿脫防護裝備或手部衛生未完備等導致感染因素。總和以上分析,於接觸或照護確診個案,應自我健康管理,執行有效防護裝備,有症狀或懷疑染疫在家先做快篩,檢驗結果陰性返院工作。另需要監測員工健康狀況,且有效管理規範,以能維護職場安全。
結論: 邊境已陸續解放,免檢疫採自主防疫管理、取消入口讀卡機制,密切接觸者免隔、確診者解除電子圍籬等政策措施,因此未來為了職場安全,在醫療工作人員健康監測管理、手部衛生、防護裝備、還有環境清潔消毒,反而應更加加強,以防範感染事件發生。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