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地區醫院同病室暴露感染事件調查資料分析及因應作為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地區醫院同病室暴露感染事件調查資料分析及因應作為
投稿標題(英):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an accidental exposure of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a regional hospital
投稿摘要: 前言 疫情衝擊之下,醫院一旦發生COVID-19確診個案時,同病室病人、陪病者及醫療照護人員接觸者匡列極為重要,能及早發現感染源以降低群聚感染事件擴散。回溯院內同病室暴露感染事件最初發生於111年5月初,感染事件中七成感染來源為陪病者(如看護、外傭及家屬等),當同病室感染事件發生時,病房單位醫療照護工作人員處理過程常無所適從,故制定『當同住病室COVID-19確診處理流程』讓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依循,以提升COVID-19確診個案接觸者匡列時效及完整性,進行感染管制相關配套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員及病人免於被感染風險。 方法 收集自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期間,單位提報『同病室COVID-19暴露感染事件』統計資料進行分析,及制定『當同住病室COVID-19確診處理流程』,規範內容說明含1.篩檢時機:同病室病人及陪病者當天、第3天及第7天做篩檢。2.自我健康監測期間,若有出現疑似 COVID-19 症狀應通報採檢。3.住院病人如需離開病室接受檢查治療或辦理轉院時,於當日治療或轉院前進行1次篩檢。4.篩檢方式以公費家用快篩。5.注意事項內容含5.1同病室病人及陪病者,只出不進原則。5.2待自我健康監測7天期限,確認無感染之虞再收治病人。5.3同病室確診病人轉負壓或專責病房,確診陪病者請離院後居家隔離。5.4同病室病友自我監測期間以原病室就地收治為原則等感染管制措施。 結果 111年5月至111年10月通報同病室COVID-19暴露感染事件共30件(分別5月:4件、6月:12件、7月:5件、8月:0件、9月:5件、10月:4件),其中可能感染來源指標個案為住院病人佔30%(9/30),住院之陪病者佔70%(21/30),同病室病人及陪病者皆有確診佔36.7%(11/30)。同病室住院病人及陪病者被匡列共141人次其中感染確診佔43.3%(61/141),所以加強陪病者每3天篩檢機制,能及早發現病房內的感染源及防疫措施介入,避免感染事件擴散。隨疫情變化滾動式修訂『當同住病室COVID-19確診處理流程』,讓醫療照護人員有所依循。 討論 COVID-19疫情及新的Omicron變異株威脅,至今台灣仍BA.5高原期,在醫療照護人員人力短缺下,藉由同病室COVID-19暴露感染流程制定,能盡可能降低感染事件擴大,進而減少院內病人、陪病者及工作人員受到感染威脅,營造更安全就醫及工作的環境。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