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區域教學醫院外包廚房員工COVID-19群聚事件之調查與處理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區域教學醫院外包廚房員工COVID-19群聚事件之調查與處理

Outbreak investigation of COVID-19 in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outsourced kitchen staff

前言
台灣COVID-19確診人數自111年4月中旬急遽上升,造成多起醫療機構群聚感染事件。某區域教學醫院於同年8月28日發生第一起外包廚房員工確診案例,接連有8月30日一名以及9月1日兩名確診案例;事件當下感染管制室立即介入,著手進行群聚事件調查與處理。
方法
接獲管理單位(營養室)通報,經討論分析後擬定下列措施:
1. 廚房員工共計十名,以8月28日確診員工為指標個案追查感染源,得知陸續確診的四名員工其家人均未感染,推測可能於工作場域被傳染;四名員工當中有三位送餐人員,另一位也是最後出現症狀的確診員工,其工作業務範圍都在廚房內,故推估感染源可能由送餐人員返回休息室時,穿脫區域與休息室重疊,導致於穿脫工作服前後,未確實清潔的雙手碰觸門把、置物櫃等,汙染休息室環境而傳播病毒。
2. 篩檢措施:送餐人員工作範圍遍及全院,故比照高風險單位,規劃廚房員工及鄰近營養室人員定期週一上班前篩檢,並造冊追蹤。營養室主任與感管師以LINE通訊軟體保持密切互動,感管師能第一時間掌握確診或密切接觸人員之狀況,提醒應注意事項,強化營養室感染管制措施。
3. 工作空間改善:快速改善空間動線,將穿脫區域從休息室挪移至外部空間,送餐人員返回後必須先執行手部衛生再脫除工作服,於脫除後再次手部衛生才入休息室;用餐區維持使用物理性屏障,減少人與人互動,保持分流。
4. 工作環境清消:全面執行廚房及公共區域清消作業並增加頻率,在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下,使用漂白水擦拭廚區門把、桌面、門面、工作檯面、廁所及地面等。
5. 稽核措施:設計稽核表單,營養師主動輪流稽核,跟隨送餐人員至病室,提醒並稽核手部衛生遵從與正確性,包含:進出病室、送餐前後及更換工作樓層等洗手時機。
結果
截至9月28日廚房員工確診人數共計六名,最後兩位分別於9月11日及27日確診,感染源皆為家人,持續監測至同年10月9日未再有新增案例,故予以結案。
討論
自COVID-19出現以來,各醫療機構均面臨預防群聚事件的考驗,然醫院包含醫事以及非醫事單位,附設的廚房供應住院病人飲食,亦是醫院組成重要的一環;由於COVID-19傳染力極高,故第一例發生時即提高警覺,與單位密切聯繫,提醒人員加強自我健康管理;並在第二例發生時介入調查,藉由科室之間合作,落實個人防護並加強清消,杜絕感染!此次事件凸顯早期辨識潛在感染暴露風險、單位主動通報、第一時間疫調及實施感染管制措施的重要性;亦為醫療機構內的不同部門提供合作,抑止病毒傳播的機會。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