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運用雲端資訊系統針對醫院同仁COVID-19危險因子監測之經驗分享

感控監測

壁報

運用雲端資訊系統針對醫院同仁COVID-19危險因子監測之經驗分享

The experience sharing of using cloud information system to monitor risk factors of COVID-19 among healthcare workers

前言:
無論是不是COVID-19、流感等傳染性疾病,發燒都是一個診斷疾病的要件,另加強及其他症狀評估,即能協助醫師做早期診斷與治療。院內加強監測各單位工作人員每天執行體溫、健康狀態及TOCC回報與異常通報作業,對象包含各單位人員,外包單位、實習學生等,每月採取紙本方式回報且有異常時須通報。在執行一段時間發現人員無法即時回報,且便利性不佳容易有遺漏情形,考慮在防疫上會有風險存在,所以於武漢應變小組提出解決方法。
方法:
如何監測達到即時性進行整合資訊系統,故偕同資訊室協助。可涵蓋全院不同職類、不同上班時段人員,提供多元化回報管道。
1.設置雲端辦公室(UOF)之體溫、健康狀態(上呼吸道、腸胃道)及TOCC與異常通報的連結
2.設置手機版,讓人員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及地點的限制,隨時可利用手機登錄體溫、健康狀態及TOCC。
3.公告人員每日需回報監測結果,如有人員體溫≧38℃或有臨床症狀或有TOCC須到雲端辦公室(UOF)執行異常通報作業。
4.智能化分析可及時提供單位主管及個人每日回報情形及單位回報率。
結果:
111年1~8月是採取紙本方式,回報率介於60~70%,異常通報20例(發燒12例;臨床症狀8例)。111年9~10月雲端資訊系統執行,2個月的平均回報率:行政85.2%;醫技83.7%;醫務84.4%;護理97.5%;外包82.6%;實習生78.1%,全院人員回報率平均達85.3%。針對回報率較低的人員進行改善措施,經了解操作介面不熟悉,改善後回報率有上升到90%。異常通報(發燒或有臨床症狀如咳嗽、喉嚨痛、流鼻水、聲音沙啞等或TOCC):9月份COVID-19陽性確診52例有發燒16例;臨床症狀30例;TOCC有接觸者6例。10月份確診66例有發燒25例;臨床症狀34例;TOCC有接觸者7例。
討論:
從中發現人員確診者並非只有發燒,有臨床症狀但未發燒所佔的比例也蠻高的,TOCC則以同住家人接觸為主,表示持續監測的重要性。使用雲端網絡優勢不因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增加回報體溫、健康狀態及TOCC作業的便利性,讓人員可以掌握自己健康情形,實為醫院重要感控監測工具。藉此不僅能提升異常通報情形,及早偵測傳染源免於群聚,達到落實人員健康監測及異常追蹤管理。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