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透過資訊整合提升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收案效率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透過資訊整合提升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收案效率
投稿標題(英):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cases by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投稿摘要: 前言: 醫療院所是病人治療安養的機構,但往往也成為各類病原體或是抗藥性菌株溫床。病人住院期間若發生新的感染症,可能造成病情加重、住院天數延長甚至導致病人死亡。落實感染管制可以消除1/3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進而減少醫療浪費,近年來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重要一環,指標監測扮演重要角色,從而面對問題進行介入調查改善。 方法: HAI管理系統,由整併住院、檢驗、手術系統等資料庫,將原先程式整並系統自動化,讓感染管制師輸入個案病歷號後自動載入住院日期與相關資料,點選感染部位可進入導管使用及抗生素有效性資料等編輯畫面,將抗生素培養有效性結果解析彙整,檢視相關性結論自動帶入,改善逐筆檢閱資料耗費時間,同步配合WebAPI相關檢核機制,增加自動化判斷與防呆提醒機制,提升人員建置正確性感染個案資料。手術個案部分整併手術室管理系統,依循疾病管制署相關條件進行批次產生資料,僅需檢視個案相關內容後進行確認節省進行大量登打資料時間。 結果: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由感染管制師每月逐筆檢視單位微生物報告、住院醫療系統、護理系統、檢驗報告系統、生命徵象及影像醫學報告,依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定義進行個案判定,填寫收案追蹤資料表,將收案資料鍵入本院資料庫及THAS系統進行通報,最後再彙整指標數據分析收案完整性及時效性。 COVID-19疫情期間,感染管制師同時兼顧疫情及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感染管制監測,面臨工作量大增人力,無法負荷困境,必要進行醫療作業系統全面e化透過系統精簡,資料收集時間由30分20秒降至19分15秒,初步符合收案條件時間,由37分40秒降至15分5秒,收案資料輸入THAS系統,自動介接後,由16分38秒降至2分50秒。平均收案一例查詢耗費92分32秒,經e化後工作時間大幅減少了74分鐘(80%),IPCAS計劃大大提升收案效率! 討論: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收案,紙本病歷找尋資料相當耗費工時,透過資訊系統輔助大幅減少監測時間,進而將工作時間分配給員工教育訓練與外部稽核作業等更重要的感管業務。運用e化整合方式將複雜檢體種類、菌種、抗生素感受性結果利用介接方式,提高系統完整性,使得收案過程更精簡、便利、高效率。 感染管制業務肩負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責任,建議未來資訊化仍能優先考量列入院方病歷電子化條件。108年開始針對CDC醫療相關感染收案定義推動全國依循,建議持續性辦理教育訓練工作坊,以提升收案品質,針對收案實例須階段性檢討其適用性,以建立屬於台灣本土之收案定義。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