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地區醫院COVID-19群聚事件之調查處理經驗分享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地區醫院COVID-19群聚事件之調查處理經驗分享

Investigation and experience sharing of COVID-19 outbreak in a Regional Hospital

前言:2019年起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造成全球6億多人感染、超過6百萬人死亡,國內於2021年及2022年均出現多起大規模社區及醫院群聚事件,依疫情變化疾管署滾動式修訂各項防疫措施,供醫療機構及各長照、社區機構依循。本院為地區醫院,且為指定採檢、隔離醫院。2022年10月23日~10月24日某病房陸續出現3位護理人員確診COVID-19;10月24日該病房住院病人之家屬表示曾於10月22日及10月23日陪病,今COVID-19採檢確診。該病室為雙人房,進行2名住院病人、1名陪病外勞篩檢,1名住院病人及其陪病者採檢陽姓,故介入調查及處理。
方法:該病房為一般科病房,共10間病室、31床,10月24日佔床30床。依疾管署2022年10月11日修訂之「醫院因應院內發生COVID-19確定病例之應變處置建議」,進行指標病室接觸者匡列及採檢,後續於10月25日至10月28日陸續出現陪病家屬、外勞及醫護確診,推判可能因此造成交互感染。進行以下感控措施:1進行密切接觸者匡列及採檢。2陽性住院病人轉入專責病房隔離照護。3陰性住院病人,採集中分流照護,照護時採取隔離防護措施。4指標病室之接觸者管制7天,並進行健康監測,如出現疑似症狀則進行篩檢;管制期間如需轉院、出院及期滿時需進行篩檢。5陽性之陪病及醫護人員,立即停班,直至解除隔離方可返回工作。6落實管制陪病家屬,以不更換為原則、家屬之間勿聚集;更換陪病家屬,務必確認其篩檢陰性報告。7落實陪病家屬之健康監測。8增加病房環境清潔、消毒頻率。9關閉交誼廳。10管制指標病室之外,其同側病室均列為管制區域。工作人員感控措施:1落實體溫及症狀監測,發燒或出現疑似COVID-19症狀時,立即就醫及評估採檢。2依風險採取適當隔離防護措施。3執行分區、分流照護。4落實洗手及各項防疫措施。
結果:10月23日至10月28日,該病房陸續有7名陪病家屬、9名住院病人及5名醫護人員感染COVID-19,截至11月4日管制7天已無新增個案,故解除該病房之管制。
討論:以此次經驗來看,COVID-19之傳播力既強且迅速,病人及陪病家屬於入院時雖已執行篩檢,但可能因潛伏期而呈陰性;目前一般科病房尚未開放探病,但仍有更換陪病家屬之情形,故管制陪病家屬、家屬之間勿聚集及落實陪病之健康監測顯得格外重要;此疫情已超過2年,人員可能因此倦怠而疏忽部份防疫措施,惟有同儕之間相互支持及提醒,方能遏止傳染病在同儕之間散播。COVID-19疫情仍未遠離,本院仍持續推動各項防疫宣導,盼能增加工作人員防禦知能,以及早阻隔醫、護、病之間的傳播。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