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運用精實管理提升病室環境終期清潔正確率及 ATP 合格率

感控監測

壁報

運用精實管理提升病室環境終期清潔正確率及 ATP 合格率

Use LEAN method to improve the correct rate of terminal disinfection and the ATP pass rate in the ward environment

前言
衛生福利部「111-112年度醫院、診所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工作目標」,其中目標六為「落實感染管制有定期環境清潔及監測清潔品質」,近年發生各醫院 COVID-19 或流感群聚事件,造成社會民眾關注醫院環境品質不良的負面形象。
本院為南區某區域教學醫院共10樓,清潔員加護病房配置6人、5F~9F病房單位各配置1名共計16人,夜間由1名負責,人員年紀平均52歲且學歷國中占多數。感管師發現清潔員執行清潔過程,交錯擦拭清潔與汙染區、清潔順序錯誤、高接觸點清潔不確實、漂白水濃度泡製錯誤而無法有效消毒,增加病菌在病人間交叉傳播風險。故引發本專案改善動機,重新審視人員執行環境清潔作業流程,以建構乾淨及安全醫療環境,提供良好醫療品質維護病人安全和增加工作人員滿意度。
方法
111/3/1-4/30透過現場觀察發掘問題、分析特性要因圖、人員認知問卷調查、影子跟隨計算病房清潔時間,過程發現1.漂白水濃度錯誤。2.人員泡製漂白水著裝不確實。3.外部抱怨多(5件/月)。4.病室終期消毒順序錯誤。5.抽取擦拭紙巾動作重複。6.污物室動線雜亂、打掃用具選擇錯誤。導致終期消毒病室清潔後ATP ( Adenosine triphosphate)採檢結果加護病房合格率僅67%(4/6)、一般病房83%(5/6)。
111/8/31~10/20整合現況分析、問題確立及相關文獻,以腦力激盪方式、精實管理手法中的成本效益矩陣輔助,擬定方案如下:舉辦全院教育訓練,宣導漂白水泡製濃度1:50及1:10、利用顏色及目視化管理將圖片、清潔地圖貼製公佈欄、工作車及擦拭巾桶提醒人員一次將紙巾抽足,減少時間浪費、實地回覆示教、統一設置全院污物室動線、顏色管理抹布吊掛、規劃感染、非感染區域。
結果
111/10/20-11/14每周隨機查核5件,查核成果:人員泡製漂白水著裝且漂白水濃度正確,清潔終期清潔病室時間節省 3-5分鐘、污物室及病室環境終期清潔順序正確率100%、ATP合格率為100%(6/6)且此期間清潔管理群組抱怨病房區事件為0件。
討論
透過精實手法優化作業流程,縮短清潔時間且大幅改善流程,完成「病房病室清潔作業標準書」,建立書面文件和資料記錄,持續檢視流程是否需要矯正,改善成果獲得院內員工及科室主管肯定。因ATP採檢棒價格昂貴只針對病房3-5項高接觸點,或許是霍桑效應 (Hawthorne Effect)讓ATP合格率達100%,未來規劃導入物理性輔助「螢光標記法 (Fluorescent markers)」針對非高接觸點進行測試。以提升清潔工作正確率在日益複雜的醫療環境中發揮價值及效益,創造醫院、工作人員、病人三贏局面。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