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運用組合式照護降低某內科加護病房血流感染率成效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運用組合式照護降低某內科加護病房血流感染率成效
投稿標題(英): Effectiveness of bundle care in reducing the rate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a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投稿摘要: 【目的】 某醫學中心經由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發現,某總床數16床之內科加護病房,於2021年10月單位感染率竄升高達19.7千分比 (較上月+1.7千分比,較去年同期+8.8千分比),未超出1個標準差,與前半年比較,Fisher's Exact Test (P=0.409),雖不具統計上意義。但總感染件數9件;其中血流感染佔8件,泌尿道感染1件。血流感染率17.5千分比,較上月+6.3千分比,較去年同期+13.1千分比,雖未超出管制上限但達2個標準差。血流感染具高死亡率及嚴重併發症,住院天數易延長與增加醫療費用。因此隨即展開調查、介入措施,期降低血流感染率、提升醫療照護品質與維護病人安全。 【方法】 1.調查分析並回饋單位共同討論監測: (1)感染個案年齡中位數57歲(44-88歲),男女比7:1,中心靜脈導管留置率100%,導管留置原因:週邊注射困難/便於藥物注射急救/中心靜脈注射。(2)住院至感染天數中位數19天(9-38天),感染菌種以Enterococcus faecium、Escherichia coli及Candida albicans各2 株居首,分析感染日期不相近,感染床位不相鄰。其餘菌種皆不相同。 2.落實中心導管組合式照護(bundle care): (1)中心靜脈導管置放部位以上肢靜脈為主,避免放置股靜脈等下肢靜脈;(2)置入中心導管前執行手部衛生(3)最大無菌面防護:執行者需戴髮帽、口罩及無菌手套並著無菌隔離衣,導管放置時病人端需從頭到腳鋪設最大無菌屏障;(3)使用2%Chlorhexidine進行皮膚消毒;(4)護理人員每班檢視注射部位有無 紅、腫、熱、痛情形,並予管路照護 (5)導管放置後,醫護團隊每日評估導管留置必要性並儘早拔除。 【結果】 1.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率由2021年10月19.5千分比,落實執行改善措施,隔月即顯著下降至閾值內,持續追蹤半年至2022年5月達10.7千分比,下降8.8千分比。 2.血流感染率由2021年10月17.5千分比,降至2022年5月6.4千分比,下降11.1千分比。 【結論】 因應新冠疫情雪崩式來襲,感管師業務及專責區域隨之調整異動,故僅呈現主責當時持續執行並追蹤6個月之成效。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是醫療照護品質監測指標之一,落實執行手部衛生與加強持續執行中心導管組合式照護等措施,確實能有效降低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發生。除減少病人傷害,實踐病人安全與樽節不必要的醫療成本耗費,亦是提升照護品質最佳有效的策略。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