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醫學中心新生兒加護病房 Bacillus cereus group群聚感染之調查處理報告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醫學中心新生兒加護病房 Bacillus cereus group群聚感染之調查處理報告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cluster infection of Bacillus cereus group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of a medical center

前言
本院新生兒加護病房於2022年5-9月Bacillus cereus group菌株數 8 例,與流行前期(2021年11月~2022年4月) 0 例有明顯增加趨勢,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 group ) 會產生芽孢,故對酒精消毒效果不佳,且免疫缺損者,如化療病人中性球數目下降或功能不良、免疫尚未成熟的新生兒,都是Bacillus cereus group菌血症產生嚴重併發症的高危族群,為釐清感染源及有效控制,故介入調查。
觀察與發現
2022年5-9月Bacillus cereus group菌株數 8 例,7例檢體由血液、1例為臍靜脈傷口檢出,發現現場問題:1.本院規範Bacillus cereus group需濕洗手,現場其他職類人員未遵守,且床邊濕洗手提醒標示不清楚;2.於9月個案上升(3例)當下即採檢單位管路消毒溶液,發現酒精溶液中採檢出Bacillus cereus group,且發現消毒溶液均會共用並使用時放置保溫箱上方3.發現單位內常用設備有些並無規範清潔頻率,或有規範但因人員忙碌而未落實清消4.因文獻提到布類污染曾經是造成Bacillus cereus group院內感染群聚的原因,經發現單位存放布類區域未有每日或定期清消,感染個案使用後布類使用低溫洗滌處理。
改善對策:
1.落實手部衛生:(1)照護Bacillus cereus group病患落實濕洗手(2) Bacillus cereus group提醒標示改善,增加醒目度。
2.落實管路消毒及無菌技術:(1)使用無菌CD碗盛裝消毒溶液,並遵守無菌原則(2)勿把消毒溶液直接放置於保溫箱上方,改放在床旁桌或可增加CD工作車放置。
3.加強環境清潔:(1)護理站(桌面、電話)、護理工作車、醫生查房車落實清消(使用拋棄式含氯紙巾擦拭)(2)呼吸器面板、被單收納櫃把手增加每日清消(3)黃疸照光燈、烤燈使用後落實清消(4)環衛及單位主管確認單位清潔劃分區域,規範布類區櫃體把手每日清消、及布類放置櫃內定期5S。
4.布類處理: (1)Bacillus cereus group病患布類使用後請丟入感染性汙衣袋(後端高溫洗滌)(2)保溫箱外罩落實7天更換。
結果與討論
截至2022年11月30日止無新增 Bacillus cereus group 個案,此次事件消毒溶液採檢發現有Bacillus cereus group為直接造成血液感染主要原因,且環境、設備落實清消可減少菌種移生,因此,再次教育工作人員落實管路消毒、無菌技術及手部衛生重要性,以降低院內感染產生。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