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中台灣某區域教學醫院精神科急性病房COVID-19群聚感染事件處理經驗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中台灣某區域教學醫院精神科急性病房COVID-19群聚感染事件處理經驗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s of management of COVID-19 outbreak in the psychiatric ward of a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in central Taiwan
投稿摘要: 前言 111年6月台灣社區處於COVID-19疫情高峰期。本院精神科急性病房發生COVID-19群聚感染事件,經院內通報系統通報感染管制中心遂展開調查及處理。感管中心在事件過程中發現,精神科同仁對防疫資訊及事件發生時應介入之感管措施認知不足,故此篇為跨團隊合作執行病房出現確診個案疫情調查及處置,可分享給精神科工作者參考。 方法 本院於COVID-19疫情期間針對院內確診個案及群聚感染事件依據當時疾病管制署規範訂有處理作業。此事件感管介入處置:1.啟動應變機制:通報衛生局、院級長官及相關單位、啟動醫療降載;2.指標個案接觸者調查:蒐集指標個案之臨床資料及彙整相關接觸者資料,召回至採檢站採檢,資訊室協助調閱2日內病人相關資料並以簡訊通知訪客至院採檢;3.加強健康監測及回報:含工作人員、照顧者、病人及家屬,若有新增案例立即通報感管中心;4.工作人員於醫療照護時配戴N95口罩並加強手部衛生,用餐時使用隔板並輪流用餐;5.照護動線規劃:設置著裝區、除汙區、卸裝區、汙物室,環境簡化,移除非必要之設置及物品,若無法移除則予以包覆以利清消;6.加強環境清消:清消頻次增加至一天3次,加強護理站、手把、檯面及公共區域之清消,感管師檢視清潔人員防護裝備穿脫、清消流程等並記錄;7.舉辦穿脫防護裝備實務訓練、病人轉運流程、檢體採集與傳送等教育訓練;8.工作人員及病人動線採分流分區照護及固定團隊等原則進行規劃管理,停止團體活動,執行床邊用餐及病室內給藥。 結果 此群聚感染事件自111年6月26日至7月4日期間,累計個案共34位(病人21位、陪病者2位、工作人員11位)。經通報衛生局及會診感染科醫師後,於6月27及28日進行第一次病房普篩,爾後分別於7月4日及11日再進行篩檢,確診者經醫師評估予開立抗病毒藥物。調查結果顯示指標個案之陪病者因有外出購物之需求,往返於社區及醫院間,當出現症狀未立即告知及篩檢,加上精神科病房為團體生活方式,公共活動空間有限,導致發生群聚感染事件。經介入調查及督導單位落實感管措施,7月5日起未再有新增病例,經觀察2個潛伏期至7月12日予以結案。 討論 精神科病房為封閉且人口密集之單位,病人受精神症狀影響在遵守感管措施配合度有限,因此當發生群聚感染時,其感管處置難度比一般病房高。有鑑於此,當事件發生時立即進行個案隔離落實防護、建立跨團隊合作、資訊化匡列疫調名單、儘速採檢、加強環境清消及健康監測通報、強化個人防護裝備等,才能有效遏止事件之擴散。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