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運用組合式照護改善腫瘤外科病房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率

感控監測

壁報

運用組合式照護改善腫瘤外科病房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率

Using bundle care to improve the rate of central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tumor surgical wards

前言:南部某一區域醫院外科病房於2019年之平均感染率為0.51‰,2020年平均感染率上升至0.77‰,其中血流感染佔4件(57.1%)、泌尿道感染1件、外科部位感染2件。血流感染件數相較於往年顯然高出很多,且都跟中心導管留置有關。該腫瘤外科病房使用中心導管及PORT-A提供靜脈輸液、藥物治療及腸外營養等是必要的,而中心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卻是最常見且重要的醫療照護感染指標之一,於檢討改善過程中分析感染原因有1.病人屬性因素,其平均年齡為72.5歲、診斷有末期腎疾病1人、癌症(口腔癌、乳癌、膀胱癌)3人,都需長期使用靜脈維持營養,而多重器官衰竭長期住院治療及臥床,導致免疫力低下等原因。2.醫療工作人員因素:觀察期間發現,醫師於中心導管置放過程中未落實手部衛生及最大無菌面防護,護理人員執行中心導管照護不完整。3.照護者因素:在照護過程中未確實執行身體清潔。因此針對醫療工作同仁加強中心導管的組合式照護教育訓練及稽核,以降低與中心導管相關之血流感染率。
方法:
1.醫護人員手部衛生監測:設定目標值正確率與遵從率均為90%,以杜絕工作人員手部接觸造成病人感染。
2.於單位舉辦「中心導管的組合式照護」教育訓練,提升臨床工作知能。
3.中心導管的組合式照護稽核:
(1) 中心導管植入監控正確率90%。
(2) 中心導管每日照護監控正確率90%。
結果
1.於2020年9月份開始完成執行相關的教育訓練與感染管制措施後,持續追蹤至2021年10月均無血流感染個案發生。
2.手部衛生稽核結果:
(1) 手部衛生正確性:醫師由80.0%提升至100%,護理師由93.3%提升至100%。
(2) 手部衛生遵從性:醫師由73.3%提升至93.3%,護理師由93.3%提升至100%。
3.中心導管的組合式照護稽核:
(1) 醫師中心靜脈導管置入過程正確率由66.5%提升至100%
(2) 護理人員中心靜脈導管照護正確率由88.9%提升至97.5%。
討論
中心導管留置提供了醫療上的需求,卻也可能提高病人血流感染的機會,或造成注射部位的感染,如靜脈炎,導致醫院醫療資源花費及住院日數延長。為減少中心導管留置病人發生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參與照護的醫療人員可以透過教育訓練認識組合式照護的重要性,包括選擇適當部位置入導管、手部衛生、最大無菌面防護、使用含 2% chlorhexidine的酒精性消毒劑消毒皮膚、每日評估儘早拔除不需要之中心導管等五項重要措施,以及定期內部稽核,共同努力推動相關預防措施提升照護品質。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