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醫學中心外科病房發生COVID-19確定病例之處理經驗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醫學中心外科病房發生COVID-19確定病例之處理經驗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of containing an outbreak of COVID-19 in a surgery ward in a medical center
投稿摘要: 前言: COVID-19疫情於國內爆發以來,即使已落實院內門禁管制、醫院陪病與探病限制、積極篩檢及提升疫苗接種率等眾多感染管制策略,仍無法全面防範院內發生COVID-19個案。故藉由分享實地處理群突發的經驗,以期減少後續發生的可能性。 方法: 此COVID-19確定病例之事件發生單位在一般外科病房,主要收治一般外科與直腸外科病人,處理起訖日為2022年10月16日至2022年10月24日。第一位COVID-19指標個案為一位已入院陪病5天的陪病者,因其出現發燒及喉嚨痛,經抗原快篩檢驗為陽性。感染管制中心接獲單位通知後,協助介入調查與處理。首先讓確診之陪病者離開醫院並返家隔離,之後考量該病室為單人病室,無同病室人員曝觸之風險,初步先匡列病人1位與主要照護工作人員6位,總共匡列7位密切接觸者。經SARS-CoV-2 PCR檢驗結果發現,該位病人與3位工作人員為陽性。因上述初步採檢發現密切接觸者共有4位陽性,故進行全病房擴大採檢,對象包括所有外科病房內之工作人員、住院病人及陪病者,共匡列17位工作人員、7位住院病人與4位陪病者。擴大採檢後新增2位病人與3位工作人員為陽性個案。陽性確診病人已於確診當日轉出至隔離病房,而陽性工作人員全部停止工作並返家居家隔離。為有效減少群聚持續擴大,故召開緊急會議,制定更高強度的介入措施,包括(1)住院病人只出不進。(2)限制陪病者離開病室。(3)確診個案病房執行1000ppm漂白水消毒及紫外線燈照射。(4)關閉一半病房區以維持運作。(5)加強宣導該單位人員加強自我監測,若出現症狀立即就醫採檢。(6)增加所有曝觸人員於第3天與第7天再採檢確認。(7)工作人員皆須穿著N95、防護面罩、防水隔離衣、手套等防護裝備,進行照護。 結果:此次外科病房出現陽性確診病例,總共匡列13位病人與23位工作人員,其中3位病人與6位工作人員為SARS-CoV-2 PCR陽性,總共9位確診;因2022年10月18日後無再新增陽性確診個案,故此病房於2022年10月25日恢復正常運作。 討論: 由於Omicron傳播力強,故需對確診的病例進行及早的隔離措施,才能有效控制 SARS-CoV-2 在醫院病房內的傳播,此藉由實施積極採檢與隔離措施,加上適當關閉病床數量,得以有效控制此外科病房群聚情形。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