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某地區醫院精神科病房疑似COVID-19群聚感染事件調查及處理

群突發處理

壁報

某地區醫院精神科病房疑似COVID-19群聚感染事件調查及處理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suspected cluster infection of COVID-19 in a psychiatric ward of a regional hospital

前言
團體治療係精神科病人重要的治療過程之一,過程中與病友一起用餐、運動、復健及職能等日常治療活動,利用在團體中學習的過程處理個人的問題,達到病人本身或團體的改變。精神科病人因疾病因素,難以正確表達自身健康狀況,防疫期間亦無法確實遵守防疫措施,工作人員應每日觀察病人及陪病者健康狀況,如發現疑似個案主動提報並及時阻斷感染來源,避免群聚感染擴大。
方法
1.動線規劃:因疾病屬性,採原地專責照護,依病人檢驗結果區分紅區及黃區照護(確診者集中採紅區照護,未確診風險病人採黃區照護),餐點由院方提供。
2.提升個人防護裝備(PPE):工作人員全面佩戴N95口罩,僅用餐、飲水可取下,並落實手部衛生。規劃工作人員穿脫PPE的動線,於下班沐浴後再返家。
3.接觸者匡列及採檢:匡列密切接觸者之病人、陪病者及工作人員名冊,所有病人、陪病者及工作人員執行快篩檢驗。
4.自我健康監測及管理:工作人員落實體溫及呼吸道症狀登錄,有症狀者立即就醫並安排休假;用餐保持距離(至少一公尺),嚴禁分享食物,用餐後以酒精消毒桌面。制定防疫護理手冊,供人員遵循使用。
5.環境清潔消毒:(1)以5,000ppm漂白水全面清消環境表面,如病室、公廁浴廁、工作車、交誼廳及護理站等。(2)每次使用公共沐浴間後,環管以5,000ppm執行環境清消。(3)環境清消頻率增加為每日二次。(4)以保鮮膜包覆電腦鍵盤,護理師於下班前使用酒精確實消毒工作車觸控式螢幕、電腦鍵盤及滑鼠。(5)環境清消後,靜置一個晚上,感管醫檢師針對清消後的房間、公共活動空間「熱點」等執行環境採檢。
6.降載收治量能/停止所有團體課程:暫停收治新病人,住院中病人經評估無住院治療需求者,可出院返家隔離;暫停所有團體活動及職能治療,病人一律留在原病室內用餐。
7.探病管理:鼓勵利用視訊探病。
8.透過通訊軟體(teamPro)成立「精神科病房防疫專案群組」回饋調查結果及溝通協調防疫事務。
結果
共發生4位病人及1位陪病者確診案例,匡列58名接觸者中,篩檢陽性共10人。主管每日於群組中回饋人員健康狀況。環境清消後採檢共38件陽性率50%,其中CT值高於35佔63%,以病床周圍環境佔最高,再次以5,000ppm漂白水環境清消二次,延長靜置時間至24小時後,才可收治新病人。
討論
病人佩戴口罩遵從性不一,第一例出現呼吸道症狀時未及時發現,推估此次感染與未保持社交距離共食共餐、未落實陪病者管理有關。環境採檢發現環境表面容易有病毒殘留,凸顯環境清潔消毒格外重要。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