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血糖控制不佳之糖尿病個案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回顧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血糖控制不佳之糖尿病個案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回顧
投稿標題(英): Review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treatment in poor control diabetis patients
投稿摘要: 背景及目的: 依據「臺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二型糖尿病」資料顯示,我國糖尿病盛行率約為9.3%,免疫力較低發生潛伏結核感染風險為一般人的2~3倍,若血糖控制不佳者風險更為增加。我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 2035年終結結核病計畫中,推動潛伏結核感染治療政策,針對結核病高風險族群,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進行「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評估」為達成2035年消除結核病之其中一項重要防治策略。透過丙型干擾素血液檢驗(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是一種透過偵測血液中T細胞對結核菌抗原免疫反應的診斷工具,適合用於多次接種卡介苗的接觸者或免疫不全的病患。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3HP(Isoniazid + Rifapentine)、9H(Isoniazid)、4R(Rifampin)及3HR(Isoniazid + Rifampin) ,過去證實實驗室檢查與藥物治療可減低結核病發病風險。本研究目的探討IGRA陽性個案治療現狀,追蹤治療者及非治療者二年後結核病發病情況。 方法: 108年5月1日-110年12月31日符合糖化血色素(HbA1c)>9.0%的糖尿病患,經胸腔科門診或感染科門診醫師評估後進行潛伏結核感染評估及治療,結核病個案管理師追蹤病人接受治療之狀況。 結果: 接受IGRA試驗共204位,陽性率26.4%(54/204),年齡層分佈:1.20-29歲:2人、2.30-39歲:2人、3.40-49歲:13人、4.50-59歲:51人、5.60-69歲:82人、6.70-79歲:43人、7.80-89歲:11人。其中83.3%(45/54)願意接受治療,16.7%(9/54)不願意接受治療。經醫師評估可接受治療45人,44人使用3HP處方、1人使用9H處方。追蹤上述45人治療狀況,其中80%(36/45)已完成治療,因無法配合都治中斷治療8.9%(4/45),11.1%(5/45)因為藥物副作用而醫囑停止治療;藥物副作用分別為皮膚癢及紅疹1人、類流感症狀3人、肝功能異常1人。 結論: 文獻指出結核菌可長期潛存在宿主體內伺機發病,受到感染後一生中約有5-10%機會發病,糖尿病患者發生結核病的風險約為非糖尿病者的2~3倍,當糖尿病個案的糖化血色素高於7%以上,其罹患肺結核危險比糖化血色素7%以下個案增加3.63倍 ,藉由IGRA檢查可篩檢出潛伏結核感染者及早治療,以降低未來發展成活動性結核病。本研究發現截至目前尚無通報結核個案,我國因人口老化及慢性病共病因素,除可能影響疾病預後並衝擊防疫體系外,亦將造成傳染病及慢性病雙重防治負擔,顯見針對糖尿病患者推動潛伏結核感染治療有其必要性之處、可作為醫療照護人員臨床實務之參酌。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