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Covid-19疫情期間牙科治療椅水路系統水質變化監測改善流程
投稿分類 微生物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Covid-19疫情期間牙科治療椅水路系統水質變化監測改善流程
投稿標題(英): The improved sterilization process to monitor the changes of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dental delivery system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投稿摘要: 前言:Covid-19疫情期間依據感染管制措施,非必要急迫性醫療減少到院就醫,牙科相關療程減少,水滯留導致牙科治療台水路(dental unit water line,DUWL)生物膜的微生物滋生。研究如何降低DUWL水質總生菌數,建立適宜的監測頻率,減少免疫低下的病人因牙科治療過程產生的水霧引起感染。 方法:以某醫院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7個月。水樣採集包含牙科過濾軟水6點及治療台DUWL水源入口66點、漱口水66點和手機四大類別,為鑑別手機間的差異5支手機水樣分開採集282點,共420點。水樣以塗抹平板法進行細菌的培養,運用BRUKER MALDI-TOF質譜儀進行菌種的鑑定.。擬定4個改善流程包括:增加消毒頻率(原1次/每月改1次/雙週)、加長放流時間(痰盂水放流6分鐘延長至9分鐘)、每3個月更換衝擊消毒劑(1.41% H2O2及1000 ppm次氯酸水交替使用)及水路餘氯維持(餘氯維持0.5-0.8 mg/L)。同時比較手機高低速與總生菌數的關係及看診人數與總生菌數是否正相關,找出造成DUWL生物模形成的原因。 結果: 改善前DUWL總生菌數>100 CFU/mL,微生物包括Sphingomonas pseudosanguinis、Acinetobacter pittii、Brevundimonas vesicularis、Candida parapsilosis、Bacillus。改善流程1、2總生菌數皆>100 CFU/mL無效,改善流程3、4的總生菌數皆<100 CFU/mL, one-way ANOVA分析4個改善流程p<0.05,證明1.41% H2O2及1000ppm次氯酸水交替使用衝擊消毒和加強水路前端餘氯監測能有效改善DUWL總生菌數。高低速手機間總生菌數t-test分析p<0.05,高速手機降速回吸總生菌數高於低速手機,高速手機易造成水路生物膜形成。 看診人數與總生菌數two-way ANOVA分析無明顯意義,無正相關。 討論:水樣中的微生物大多為環境中正常菌叢,仍會造成免疫低下病人被感染,值得注意Brevundimonas vesicularis 會造成菌血症及Candida parapsilosis 是新興的主要人類真菌體會造成菌血症及院內傳播。本研究建立1個最有效且不造成工作人員負擔的DUWL消毒流程,運用1.41% H2O2、1000ppm次氯酸水交替使用於衝擊消毒及加強水路前端餘氯監測維持0.5-0.8 mg/L,監測頻率建議6個月1次,能有效去除DUWL內造成人類危害致病原的生物膜。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