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醫療工作人員在COVID-19疫情前、後於手部衛生及防護用具穿脫遵從率之比較
投稿分類 防護措施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醫療工作人員在COVID-19疫情前、後於手部衛生及防護用具穿脫遵從率之比較
投稿標題(英): Comparison of the compliance of hand Hygiene and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for healthcare work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
投稿摘要: COVID-19爆發於2019年,疫情迅速蔓延造成全球大流行,截至2022年11月,全球感染超過6.3億人、死亡率約1.04%,其潛伏期約2到10天,透過吸入飛沫或手碰觸污染環境感染。期間病毒發生數次突變,變異後又具有免疫逃脫特性,各國迅速採取公共衛生緊急應變措施,例如疫苗施打、社交限制、隔離檢疫等。眾多措施中,手部衛生是最基本且阻斷交叉傳播的主要方法之一,於大流行期間更加突顯重要性。本次採回溯性研究,目的為比較中部某醫學中心全院、高風險單位(急診、專責病房及專責加護病房)及非高風險單位(一般內、外科病房)於疫情前(2018年1月-2019年12月)和疫情期間(2020年1月-2021年12月)手部衛生遵從率、洗手步驟正確率及防護用具(口罩、手套、護目鏡/面罩、隔離衣)遵從率之趨勢變化。查核人員為受過一致性訓練的感管師及感管尖兵,以現場直接觀察接觸病人及病室環境之醫療、外包工作人員及實習生等,採交叉查核以減少霍桑效應。結果共計查核12306人次,職別以護理人員最多(75.4%)、其次為醫師(10.8%)、外包人員(6.6%)、實習生(5.2%)及其他(2.0%)。於手部衛生遵從率發現,僅非高風險單位於疫情前高於疫情期間(96.5%vs93.0%,p<0.001);洗手步驟正確率則是全院於疫情前低於疫情期間(94.8%vs96.5%,p<0.001),統計皆有顯著差異,但於高風險單位則無統計差異。另外以下防護用具於疫情前的遵從率皆顯著低於疫情期間,包括全院口罩(95.9%vs99.5%,p<0.001)、手套(92.5%vs96.6%,p<0.001)、隔離衣(83.4%vs94.6%,p<0.001);高風險單位口罩(98.3%vs100%,p<0.05)、隔離衣(85.7%vs99.6%,p<0.05);非高風險單位口罩(97.7%vs99.6%,p<0.001)、隔離衣(84.3%vs91.0%,p<0.05)、護目鏡/面罩(90.0%vs100%,p<0.05)。從上述結果發現,全院洗手步驟及防護用具(口罩、手套及隔離衣)疫情期間遵從率皆高於疫情前、且有顯著差異,可能原因為對COVID-19的未知與恐懼、對COVID-19認知及警覺性提升、對個人感染風險擔憂增加、傳播途徑為飛沫及接觸、感管中心不定時稽核等,進而增加其遵從率;反之,非高風險單位手部衛生遵從率則是疫情期間低於疫情前,探討原因可能為未照顧疑似或確診病人、單位內部稽核暫停等。建議持續推廣手部衛生及防護用具正確使用及稽查,藉由集點活動、獎勵評比及回饋等機制增強醫療工作人員執行的動力,以保護自身和他人。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