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COVID-19疫情期間利用環境採檢確認環境清潔消毒之落實度

感控監測

壁報

COVID-19疫情期間利用環境採檢確認環境清潔消毒之落實度

Use environmental inspections to confirm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前言醫院是治療病人的場所,有效的環境清潔可控制照護相關感染發生,及避免群突發的發生。提供病人安全之醫療環境為醫院責任,尤其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恃虐期間更是如此。本院制訂「醫院環境清潔作業之感染管制措施」為推動指引,運用客觀檢測工具提升清潔人員理解度而改變行為模式,提升環境清潔消毒作業的正確性,以維持醫院環境清潔的品質,確保病人就醫環境及維護員工職場之安全。 方法1.本院「環境清潔作業之感染管制措施」,內含用具規範、漂白水泡製濃度、清潔流程順序等。定期辦理清潔人員教育訓練,測試項目會依設計稽核表實際操作,若不正確當場指導糾正;新增清潔公司派專人當教學種子並通過感管師認證以利輔助清潔相關教學。 2.為確保就醫民眾更好的就醫環境安全,增加本院公共區域(門、急診及各檢查驗)環境清潔確效計劃,採用實際現場目視觀察與螢光標示檢測評量法稽核。每日排定人員與清潔業管單位及清潔公司主管共同聯合稽查。 A目視檢查法:在環境清潔前後,用目視來判定是否乾淨。 B螢光標示檢測法: 在環境清潔前,塗螢光染劑,若清潔後完全沒有螢光反應則為乾淨。塗抹點:每日10個點以上,設定取樣點:座椅、安全門扶手、診間門把、手扶梯、電梯按鈕 、飲水機按鍵等,通過率>80%。 3.住院病房每月以「ATP-生物冷光檢測法」抽測 病房及加護病房環境,在環境清潔後,以棉籤在環境表面進行 10 平方公分面積的擦拭,若相對吸光值 (relative light unit,RLU) 檢測結果小於 ICU:250/一般病房500RLU 為乾淨。取樣點:床墊/床欄、床旁桌、陪病椅、床上桌、氣體面板。當清淨度 ATP 外部稽核結果異常時,單位需重新清潔後經採檢正常,才可以恢復正常使用。 4.負壓及專責病房則以檢測環境中SARS-CoV2 PCR確診病人轉出或出院床位,清潔後由感管室醫檢師環境採檢陰性,才恢復正常使用,若陽性或弱陽性需重新清潔後採檢正常才恢復使用。取樣點:床上桌、床欄、紅鈴、床旁桌、廁所馬桶按鍵,水龍頭等。
結果: 公共區域環境清潔確效由合格率平均75~80%,11月後均能100%。病房ATP共抽測38個單位,23單位合格率100%;負壓及專責病房環境SARS-CoV2 PCR合格率由91進步至98%;異常點均重新清潔後經採檢正常。
結論:疫情之下清潔人員在醫院環境清潔及消毒佔重要角色,透過實地教學及客觀、定量的方法來進行結果檢測,可更有效與清潔人員溝通,更能提升環境管理效能,提升醫院環境清潔品質,保障病人及工作人員安全。藉此推廣方式經驗分享,祈能對維護醫療工作安全有所助益。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