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區域教學醫院精神科急性病房COVID-19群聚事件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區域教學醫院精神科急性病房COVID-19群聚事件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of COVID-19 outbreak management in the psychiatric acute ward of a reqional hospital
投稿摘要: 前言 2022/7/28接獲精神科通報:一位出院病人COVID-19 Ag(+),而另一位病人有呼吸道症狀,詢問處理方式,因疑似群聚,故感管立即介入。 方法 一、疫調 病人一: 7/27出院,因轉機構採Ag(+)回報,其夫7/22開始陪病即咳嗽,當天COVID-19 Ag(-),因仍持續咳嗽,7/26協助就醫,診斷:支氣管炎,7/13-16他曾胸悶、呼吸不順住院,7/12、22皆Ag(-),故7/26未再篩檢,但7/28自行快篩陽性。 病人二:7/25起咳嗽,曾抽血、照CXR,醫師評估為藥物副作用引起,故調整用藥、移至隔離房但未再篩檢,7/28諮詢感管後採驗PCR(+),CT值16.5,確認感染。 二、接觸者造冊 1.病房總床數33,男女床分區,各有一間隔離房供需要者入住。 2.依感染風險採檢 女病人14位匡列為密切接觸者,男病人12位團體活動時皆戴口罩,故列為風險對象。共採檢:女病人12、男病人8、專師4、護理師4、陪病者1位。 3名女病人未採檢,1位出院,採電話衛教追蹤,2位近期確診過,但提醒有症狀時須採PCR,確認是否為二次感染。 工作人員皆有防護列為風險對象,共40位。 三、介入感管措施 1. 暫停團體活動,病人只出不進,依確診、疑似及陰性分區照護,床位挪移環境清消後,陰性者才能入住。 2. 男病人原床位觀察7天,有症狀時須採檢,若確診則分區照護。 3. 加強公共區域、護理站、病室環境清消。 4. 所有人員自主健康監測,新增確診時須隔離並回報感管。 5. 落實PPE防護及加強手部衛生。 結果 一、篩檢結果: 女病人9位(+)、3位(-)、2位未採檢 (7天內無症狀舊案),感染率64.3%。 男病人1位8/2出院,預至慢性醫院時採檢PCR(+)Ct值35.2、無症狀,住院中8位男病人皆採檢Ag(-),觀察7天無症狀。 1位護理師7/28確診,1位照服員曾照顧過2名確診女病人,7/28Ag(-),7/30確診。 二、此群聚共14名確診(病人11、陪病者2、護理師1),依發病順序研判病人一先生可能為指標個案。 三、至衛福部EMS系統申請精神科臨時專責病床 因精神科特殊性,故於原病房規劃防疫動線成為專責病房,分區安置病人,3位較嚴重者轉內科照護。最後一例確診者8/8解隔後環境清消,8/9關閉專責病床。 討論 分析此群聚主因太晚發現感染者,導致女床區多人確診,當社區發生疫情,院內若有病人、陪病者或員工感染未被發現,將會很快傳播出去,而精神科密閉空間更易造群聚,臨床人員若能提高警覺,及早偵測異常,進行篩檢、隔離、介入感染管制措施,才能迅速阻斷群聚爆發。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