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社區COVID-19爆發之院內應變經驗

其他

壁報

社區COVID-19爆發之院內應變經驗

HOW Hospital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outbreak of Community

前言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肆虐全球,我國命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並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因台灣有SARS經驗與國境管制,所以能防守一年多皆無大礙,但於2021年5月發生本土大爆發,且持續延燒至2022年5月又再次引發另一波高峰,雖醫院每位病人限一名陪病者,但本院未限制陪病者活動範圍只能在醫院內,因此當社區感染嚴重時,容易帶入醫療院所,導致院內發生確定病例,進而展開一連串防疫大作戰。
方法
  本院2022年度5月中旬某病房陪病者(B床)因咳嗽及發燒至鄰近地區醫院就醫並檢驗出COVID-19 PCR陽性,單位接獲通知後隨即依本院所擬定之院內作業標準進行同病室接觸者匡列、採檢及環境清潔消毒等作業(參照疾病管制署「醫院因應院內發生COVID-19確定病例應變處置建議」)。
  指標個案(B床陪病者)同病室密切接觸者經採檢陽性個案共有2人(A、C床病人),故啟動左右兩間病室病人與陪病者擴大採檢,另指標病室中C床病人於可傳染期曾至高壓氧艙治療,擴大採檢同艙治療7位不同病房病人,總計匡列採檢108人(病人36人、陪病23人及工作人員49人),檢驗陽性共13人(病人9人、陪病2人、工作人員2人),盛行率為12%(13/108),其中僅15%(2/13) 陽性個案有症狀。
  工作人員於採檢後陰性時,可於原工作區繼續上班,並採加強版自我健康監測10天。病房所有工作人員防護裝備升級為防水隔離衣、N95、護面罩與髮帽。所有就地隔離的病室病人暫不進出,待解除隔離與病室清空後終期消毒。病室常規環境清消由1次提升至2次、公共區域由1次提升至3次。
結果
  該病房經擴大調查發現陽性個案集中在特定區域,該區域管制期為第一例陽性個案日+7天,於管制期滿恢復收治病人前,進行環境終期消毒及採檢,採檢項目包含原陽性個案病床周圍、衛浴設備、污物室、走道扶手及空調(含出風、回風)等,共採檢50件,檢驗結果不合格率10%(5/50),其中60%(3/5)不合格為病人衛浴設備,經環管人員加強噴消及工務課安排人員執行空調清洗作業,複驗不合格率0%(0/3)。該病房於管制期滿與採檢陰性後,持續追蹤7天皆無新增確診個案。
討論
  本院COVID 19確診者同病室密切接觸者皆採就地隔離,經環境採檢發現衛浴設備不合格率最高,原病室使用者處於高感染風險,故擬定爾後凡有密切接觸者須就地隔離時,於陽性個案轉走後,針對衛浴設備即應以高濃度漂白水噴灑增加濕度,再執行消毒作業,以確保病人安全。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