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醫院外科系病房疑似NDM-1抗藥性基因群突發事件調查

感控監測

壁報

醫院外科系病房疑似NDM-1抗藥性基因群突發事件調查

Investigation of suspect outbreak of NDM-1-producing Enterobacteriaceae in a surgical ward

前言:
近年來腸道菌對Carbapenem類抗生素抗藥性(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比例日增,各醫療機構在感染管制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針對CRE提供抗藥性基因檢測,可協助鑑定檢體是否帶有抗藥性基因,作為臨床進行感染管制之依據。本院於110年1-12月間,針對Carbapenem類抗生素完全抗藥之腸道菌或Modif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mCIM)檢測陽性之檢體進行送驗共94件,檢出具陽性抗藥性基因共10例(10.6%),其中NDM-1佔90%(n=9);11月份外科病房有兩例個案檢出Enterobacter cloacae (mCIM陽性),CRE抗藥性基因檢測亦為陽性(NDM-1),因抗藥性基因相同且發生在同病房,故隨即展開調查。
方法:
依檢驗結果,展開疫調並擬定相關感管措施:(1)檢視個案住院期間相關性,繪製時序圖、地理位置圖並進行人員作業流程調查。(2)11月24日進行環境採檢,以確認環境清潔落實度。(3)單位採分段分區方式進行環境終期清潔,並指導同仁環境清消重點。(4)調整消毒劑氯錠泡製濃度,將500 ppm更改為1000ppm,並於每台工作車放置氯錠消毒紙巾,增加同仁進行工作車擦拭消毒頻率;同時加入紫消燈等設備於環境清消程序中,並修訂相關ISO提供臨床同仁作為參考依據。(4)持續監測單位手部衛生遵從率及正確率。
結果:
透過進一步調查後發現,第一例個案為入院時即檢出NDM-1,但個案於四天前才於該外科病房出院,檢視第二例個案住院區間,曾與第一例個案有地緣性及照護人員重疊之情況,擔心為環境汙染的問題,故進行環境採檢。發現清潔區之環境存有Enterococcus faecium、Acinetobacter johnsonii、Staphylococcus aureus(ORSA)及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等致病菌;故展開環境大掃除。另為提供更乾淨的照護環境,於110年12月至111年2月持續進行單位手部衛生稽核,遵從率從71%明顯上升至94%,正確率亦可從80%上升至100%,後續環境複採追蹤結果已無相關致病菌;同時檢視該病房後續六個月內,僅有一位NDM-1抗藥性基因之CRE個案,且單位並無相關異常之群突發狀況。
結論:
隨著抗藥性菌種不斷變異,近年來不同型抗藥性基因的病人明顯增加,臨床照護除落實感染管制措施之外,避免環境汙染問題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透過這次事件調查,發現防範菌種造成之環境汙染,除有效的環境清潔,同時須落實手部衛生及適當的介入相關感染管制措施,才是預防環境汙染最根本的方法;唯有乾淨的醫療環境,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感染,進而維護病人安全,這才是感染管制的精神所在。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