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空調系統清潔成效之微生物調查

感控監測

口頭

空調系統清潔成效之微生物調查

Microb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Cleaning Effect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前言:
醫院環境中的生物氣膠(bioaerosols)包括病毒、細菌、黴菌..等,皆可能經由空氣、皮膚接觸或醫療器具等媒介對病人造成危害。空氣品質監測又以空氣中總生菌數影響最大,也是防止院內感染的首要目標。COVID-19疫情期間,為監測空調系統清潔成效,故對病房環境進行空氣微生物採樣調查。

方法:
病房空氣微生物採檢:挑選4個單位(3內科、1外科),包含5間單人房、2間雙人房、3間三人房共10間病房。每間病房進行「空調系統清潔前與後」兩次空氣落菌監測。採檢時間為無病人入住的空床時段。以被動採樣法:每間病房採樣5個點(房間四角落及中間),採樣時間為1小時。採樣完畢後,置入37℃溫箱培養48小時,進行菌落數計數,即為IMA值(Index of microbial air contamination)。利用脈衝式膠質電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空氣分離菌株與臨床病人菌株之間的相關性,以調查是否為空氣傳播造成感染。

結果:
今年(2022)2-4月COVID-19疫情期間,針對10間病房進行空氣落菌監測,共採集100件樣本,判讀培養結果:「清潔前」病房落菌數IMA值<25CFU/hr/room為80%(8/10);「清潔後」菌落數IMA值< 25CFU/hr/room為100%(10/10),皆達無Hepa filter之區域潔淨標準。菌株鑑定結果分離出革蘭氏陽性桿菌8%(n=2)、革蘭氏陽性球菌佔24%(n=6),皆非臨床致病菌株;革蘭氏陰性桿菌68%(n=17),以Acinetobacter species佔35%(6/17)為最多,包含一株抗藥性細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DR strain。為求謹慎,將此期間住過該病房的2名病人PDRAB菌株(A、B)與空氣分離菌株(C)進行PFGE分析比對(圖一),分析比對結果3件皆為不同型別,排除共同汙染源。

討論:
這次調查結果,空調系統清潔前與後之菌落數並無顯著差異。但在一間清潔前病房分離出PDRAB菌株,顯示抗藥性細菌除了環境表面也可存活於空氣中。此次空氣分離菌株與臨床病人菌株基因型別不同,有可能是原本即存在之環境菌,但仍不能排除是來自於其他被移生或未被診斷的病人。目前對可允許存在環境表面和空氣中微生物有意義的標準值雖未有明確規範,醫療照護相關的感染率也無法證實與空氣或環境表面微生物汙染程度有關。透過這次監測結果向環管及工務部人員提出改善建議:請單位增加空調系統清潔人員人力,落實定期清潔及維持;增加空調系統換氣率、檢視病房通風系統氣流動力學;減低空氣中微生物的濃度,使病人免於受到細菌暴露的潛在傳播風險。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