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某精神科專科醫院急性病房COVID-19群突發處理經驗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某精神科專科醫院急性病房COVID-19群突發處理經驗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COVID 19 outbreak in the acute ward of a psychiatric hospital.
投稿摘要: 前言:本院為精神科專科醫院,收治慢性精神住民長期照護,具有五大院區及地理位置分散特性,精神科急性共2個病房(男女分開)。今年4月份社區本土疫情升溫,急性病房工作人員自社區將病毒帶入感染住民,分別於5及6月份各造成一次群突發,二次處理經驗截然不同,目的均為盡力保護住民不受感染及提供員工安全照護環境,提出經驗分享與借鏡。 方法:每日召開疫情追蹤臨時會議,討論出迫切及可行策略:一、就地隔離:照護順序「1乾淨區、2高風險區、3確診區」原則,每日動態挪移。二、照護人力分組:無法執行改透過動線管制及防呆機制提醒。三、環境管制:病室加裝抽風扇、環境清消單位內部每日及廠商進駐終期大消毒。四、篩檢項目頻次:配合政策醫用抗原快篩+PCR改為家用/醫用快篩,篩檢頻次自10天隔天篩改為7天隔天篩。五、職心社團隊成員支援:介入心靈對講機方案。六、個人防護裝備:增加面罩。 結果:第一起群突發係4/29照服員將病毒自社區帶入,短短一週高達8成住民及2成員工確診,幸無重症死亡案例。當時確診除醫用快篩外仍須PCR確認。疫情天數15天,侵襲率57.4%,事件發生於HN自主居隔期間,代理護理師顯措手不及,有賴科長官及時介入,人員認知敏感度經訓練後提升,首位護理師照護確診住民遭感染,引發護理成為汙染區議題而重視及落實環境清消。第二起群突發於6/8夜班護理師因症自用快篩陽確診,此時定義調整為家用或醫用快篩或PCR檢驗陽性,疫調發現與之共班護理師2~3天前已有疑似症狀,並於2天內造成3位護理師確診,嚴重衝擊照護人力,又因自閉、MR、暴力及行為問題個案多,照護困難度大增,團隊支援協助發揮穩定效果。疫情天數達23天,侵襲率53.6%。 討論:精神住民面對COVID-19疫情也無法倖免,急性病房屬高壓環境,暴力、自殺/自傷及跌倒事件頻繁,確診治療增加抗病毒藥易造成藥物交互作用,必須審慎調整觀察,而住民因認知功能受損,啟動隔離受限病室內增加壓力感,更遑論戴口罩、洗手及環境清消等配合度。每間病室隔離上鎖目的在於避免交叉感染,但需擔負異常無法及時處理風險。總結二次經驗:一、團隊合作支援讓一線照護無後顧之憂,二、隔離空間動線區分確診與風險區,確診空間加大有助復原觀察,三、環境清消重點擦拭達到物理性去除效果,四、住民及員工心理層面支持安撫。最後整合檢討措施進行改善,及早因應下次疫情。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