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運用醫療照護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防範胃腸肝膽科病房COVID-19群聚感染的安全管理-以某醫學中心為例
投稿分類 感控監測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運用醫療照護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防範胃腸肝膽科病房COVID-19群聚感染的安全管理-以某醫學中心為例
投稿標題(英): Use of 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as a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tool to prevent COVID-19 cluster incident in a gastroenterology ward-Experience in a medical center
投稿摘要: 前言 面對高免疫逃脫及高傳播力之Omicron亞變異株侵襲,所致高感染率及侵襲脆弱族群致使他們因中/重症死亡仍然持續發生,也常常容易造成住院病房內群聚感染事件,故如何辨識住院病人中高危險群體進行保護監測,重新檢視胃腸肝膽科病房照護流程之安全性問題,以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HFMEA)方法,建構安全及具時效之COVID-19住院照護流程,以期達到降低COVID-19主因死亡及群聚感染事件的發生。 方法 參考美國退伍軍人部制定之醫療照護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HFMEA),其步驟為定義主題、成立團隊、繪出流程圖、進行危害指數(hazard score, HS)評估、決策樹分析與找出失效原因,提出並執行因應對策,最後評核專案執行成效。 結果 專案小組成員從發生COVID-19群聚事件,找出8項失效模式與27項失效原因進行決策樹分析,對風險優先係數(RPN)大於8分者擬定對策,如病人及陪病者住院監測篩檢管理、確診者匡列應變隔離措施、工作人員自我防護措施、環境設備清潔消毒作業流程、照護人力管理及關懷等作為。改善後各項模式皆已有有效衡量控制方式或是危害指數低於8分,在防疫作為努力下,該病房無再發生院內傳播事件。 討論 運用失效模式效應分析可降低COVID-19群聚感染風險並優化應變流程,有效保護醫病雙方安全,間接保護中高危險群體,降低因重症所造成的死亡風險。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