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消化系內視鏡異常事件(胃鏡檢測出鮑氏不動桿菌)處理經驗分享

感控監測

口頭

消化系內視鏡異常事件(胃鏡檢測出鮑氏不動桿菌)處理經驗分享

Management of positive cultur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from endoscope.

前言
為維護內視鏡清洗消毒品質,本院制定相關作業程序「內視鏡清洗消毒品質監測及環境終期消毒品質監測作業程序」以及「軟式內視鏡細菌檢測作業辦法」,包含內視鏡人工清洗品質監測、細菌檢測、以及異常事件處理等內容。某檢查中心於111年第二季胃鏡細菌檢測發生異常結果,培養出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omplex (XDRAB)。感管醫檢師立即通知檢查中心停用該支胃鏡,並進行內視鏡採檢異常處理流程。
方法
依據內視鏡採檢異常處理流程,若發生異常結果時,會將該支內視鏡送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 EO)滅菌,送消回待病人使用之後,依內視鏡再處理作業處理後,將內視鏡置於儲存櫃至少12小時後再採檢複驗,連續三次複驗合格才可結束此次異常事件。調查此胃鏡之前檢測,發現在110年第四季採檢即培養出Pseudomonas aeruginosa,而於複驗期間反覆長菌有培養出Citrobacter freundii、P. aeruginosa及XDRAB等菌種。追溯此次XDRAB結果至上次EO滅菌期間之病人,發現有兩位病人的細菌培養報告長XDRAB,為釐清此次事件原因,將胃鏡XDRAB陽性檢體及病人檢體菌株進行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
結果
PFGE比對結果發現胃鏡及兩位病人檢體菌株皆為相同型別。分析病人A於5月8日被註記為XDRAB新案,並在5月24日做胃鏡檢查;病人B則在5月27日註記 XDRAB新案,在5月31日進行胃鏡檢查;該支胃鏡於6月2日採檢,並培養出XDRAB結果。依照時間分析,可以排除病人是因為胃鏡檢查而感染,胃鏡應是未確實清消造成汙染,回溯曾使用此胃鏡檢查14位病人皆無異常。
檢討發現該支胃鏡經送消EO後仍反覆異常,無法連續三次陰性;近一步分析發現該支胃鏡於105年購入,已達到可汰換的年限6年,可能因為使用次數多,內管有刮傷磨損不易清洗,針對細菌培養反覆陽性及內視鏡殘值分析後,會議中決議將此胃鏡封存,待年度申請新購計畫汰舊換新。
結論
設立內視鏡清洗消毒品質監測作業並確實執行,可避免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的發生以維護病人安全。當發生內視鏡微生物培養異常結果時,除加強人員教育訓練及確實執行清消,若反覆複驗皆無法合格時,也應討論該內視鏡使用情形,分析資產情形,評估更換內視鏡內管或是安排汰舊,以減少處理異常所耗費的時間成本。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