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COVID-19專責孕產婦分娩照護之經驗分享
投稿分類 其他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COVID-19專責孕產婦分娩照護之經驗分享
投稿標題(英): Experience sharing on childbirth care for COVID-19 dedicated mothers
投稿摘要: 前言: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在2019年末爆發,隨後在2020年初迅速擴散至全球多國。疫情持續2年且感染病毒株不斷突變,截至2022年11月9日,全球已累計報告逾6.33億例確診病例,是人類歷史上大規模流行病之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2022年4月14日起疫情升溫,為擴大醫療應變量能強化輕重症分流,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條件,醫院收治中重症、高齡(70歲以上)、懷孕36週以上確診者…等。各院專責收治除了中重症病人外,確診孕產婦也增多,小型婦產科醫院或診所未設置專責病房,若孕婦急產或破水需緊急生產時,尚未解除隔離,則聯繫衛生局轉院至醫學中心進行生產,各院負壓專責病房為一般床,若收治緊急生產孕婦,則需聯繫產科及新生兒團隊進入負壓病室接生,若非緊急之產婦,醫師則建議剖腹產,如緊急且產程持續進展下,則直接於病室內生產。各院負壓專責病室非產房之設計,雖有產科及新生兒科團隊協助接生,但環境設備及產後之照護也是個問題。另一方面各院負壓專責病床數滿床下,也無法收治產婦,讓產婦轉送過程中等待風險存在,為確保確診產婦及新生兒之照護,故與產科協調設置孕產婦分娩照護專責病房,讓確診母親可以安心生產,新生兒也能得到良好之照顧。 方法:COVID-19專責孕產婦分娩照護病房空間設置及感染管制動線,床位共4床,空間設置含(汙染區)、獨立產房(含產台)、相對汙染區 (人員休息室)、除汙區(緩衝區)、清潔污物室(含工作車)、人員更衣室及沐浴空間,病室增設胎兒監視器,以利醫護人員隨時監測胎動及宮縮隨時掌握狀況。病房入口處設置門禁管制,有急診轉至專責專送電梯(綠色通道),出口處張貼警示標語海報,病人及家屬無法通過,避免其他人員誤入管制區域。工作人員須著合適個人防護裝備由另一個入口進入單位,走道以紅龍管制,地面貼紅色管制線,遵守地板張貼動線指示移動。照顧COVID-19病人後,離開汙染區前,人員須脫除最外層防水隔離衣才能進入相對汙染區,相對汙染區的人員須依除汙動線進入除汙區,依海報脫除步驟將個人防護裝備依序移除後,始能回到清潔工作區。 結果: 本院專責病房於7月18日收治第一位COVID-19確診產婦,共已收治41位產婦,33名新生兒(皆未確診),此次病房空間配置與動線規劃經驗,相關工作人員須實際至現場熟悉單位動線,包含清潔人員等,依工作流程與儀器設備使用進行模擬演練,討論調整可行方案,遵守地板張貼動線指示移動,避免交叉染污,降低工作人員感染風險,一同維護工作環境安全。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