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LOGO

歷年發表稿件

感管師與智能收案的距離-業務資訊化的憧憬與挑戰

感控監測

壁報

感管師與智能收案的距離-業務資訊化的憧憬與挑戰

Which one is better? \

前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2018年公布新版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定義,以增加收案判定標準客觀性、提升國內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通報一致性為發展目標。\r\n背景:北部某醫學中心為市政府委託某醫學大學經營,設置750床位,統計2019年至2021年每日住院人數為26,674、24,245與20,706;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年感染密度分別為千分之2.25、1.57與1.94;年度收案部位名次分別為血流感染、泌尿道感染與其他部位感染。\r\n方法:依2018年新版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定義進行收案,病房由相關負責感管師進行每月收案,從檢驗科微生物組檢測資料庫撈取報表由人工逐筆進行收案,再將個案資料輸入感染管制資訊收案平台。次月時由單位4位感管師確認收案個案一致性,並由感管醫檢師確認微生物菌株,減少錯誤收案與誤收菌株。\r\n結果:經統計2019年至2021年度住院檢驗科微生物報表數量分別為40,775、40,275及35,379件,若再將每月微生物報表數量以歸人方式算出個案數年度分別達8,135、10,524及8,394件,統計實際年度收案數分別為448、281及305件,實際收案菌株數量為566、365及392。\r\n結論:分析收案耗時主因有二:(1)本院檢驗報告、臨床護理、醫療紀錄分別存在不同資訊資料庫,同一病人來自各系統資訊未有完整串聯、(2)為達收案一致性並減少錯誤收案與誤收菌株,反覆人工交叉比對。除改善困難其面臨挑戰-優化現行收案流程,除涉及跨團隊溝通,醫院體系內資訊系統異動涉及跨院感管科室,如何破除藩籬,拉近感管師與智能收案的距離,期盼能簡化繁瑣人工作業後,為院內偵測異常感染事件及適時介入感管措施進行改善,將更多心力用於維護病人就醫安全,預防感染發生。

會員專區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