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論文投稿
病人的安全就是醫院的基石 感染管制是病人安全的基石
分享南部某地區醫院病房Covid-19 感染群突發處置經驗
投稿分類 群突發處理
主委發表種類: 壁報
投稿標題(中): 分享南部某地區醫院病房Covid-19 感染群突發處置經驗
投稿標題(英): The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 Covid-19 infection outbreak in one hospital wards in Southern Taiwan
投稿摘要: 前言 2022年南部疫情高原期,某地區醫院為即早偵測病房感染者並介入處置,依5月24日防疫應變指揮中心公告啟動病房疑似群突發事件處理機制,本篇就其處置過程及結果追蹤進行分析及討論。 方法 一.背景:南部地區醫院,因應疫情縮減床位,開床數約200床。病房區3-9樓,有加護病房、安緩病房、呼吸照護病房、內、外科病房及專責病房。床位單人、2人及3人病室。 二.定義群突發事件條件及匡列對象:1.同一病房,3天內,2位不同病室病人或陪病家屬確診。或 2.同一病房,3天內,2位醫護人員確診。匡列該病房所有病人、陪病者及直接接觸病人護理師,醫師,醫事等人員為篩檢對象。 三.篩檢及陽性處置:1.病房負責造冊,感管科確認人數提交醫事處開立COVID-19 抗原篩檢,如有疑似症狀者採PCR檢驗。每一群突發事件需完成前後兩次篩檢,間隔3天到第二次檢驗結果完成後結束。2.醫師執行病人、陪病者及非醫事人員(如護佐、清潔、書記等)採檢,醫事人員自行採檢,檢體統一送檢驗科判讀,約0.5小時確認結果。3.陽性確診者處理:病人轉專責病房或返家;陪病者返家,而其照顧之病人可經醫師評估病況許可出院返家,無法出院以密切接觸身分於原病室隔離,同室其他病人一併隔離觀察7天。工作人員採居家或防疫宿舍隔離。 四.介入措施:病房啟動篩檢後,病人動態維持只出不入(可出院不收新病人)直到第二次檢驗結果後始解除,醫療人員於接觸或照護時穿著單層防護裝備(拋棄隔離衣、N95口罩及手套)並視業務增加裝備。於7月疫情趨緩,調整原病室有空床維持只出不入至所有密切接觸病人出院後,環境清消靜置24小時再收治新病人。2.醫療環境1000ppm漂白水清消,包括公共區域、護理站及確診病室。 結果 從5月至8月病房群突發事件共15件(篩檢30次), 6月達高峰,其中又以內科病房發生頻率最高。統計篩檢量達1,572次,陽性33人(2.10%),病人13人、陪病14人及醫療人員6位。陽性確診率集中6月,某內科病房8.22%(6/73) 占多數,且陽性者並無明顯感染症狀。 討論 2022年流行病毒株以傳播力強的Omicron為主,醫院限制探病及陪病一人政策,但本次篩檢陽性多數是病人及陪病者,因防疫期病房刷卡管制進出且宣導配合防疫,但無法完全限制活動,陪病者往返醫院及住家,出入社區、搭乘公共運輸工具、用餐環境等接觸,成為無症狀帶原者機率高,進而傳播給受照顧之病人。本院在疫情高峰期積極執行群突發事件篩檢,即早監測感染者介入防治,對維繫安全健康醫療環境具有成效。
稿件檔:
加入會員 | 忘記密碼
1.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
2.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3.感管之友轉正式會員沿用原密碼。
帳號
密碼
1.感管之友: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密碼為您當初所設定的密碼。 2.正式會員:帳號為您的身分證字號,原始密碼為身分證字號後五碼加出生月日四碼。